小学语文课怎样渗透“礼”的教学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刘盈
[导读]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审美意义的学科,而且语文教育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同时教师也是实施这一重要途径的传承者以及发扬者。

                                 
封丘县嘉祥实验学校       刘盈  453300

摘要: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审美意义的学科,而且语文教育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同时教师也是实施这一重要途径的传承者以及发扬者。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需求出发,然后树立以人为本的文明观念,充分的关心学生的个性,从而使得语文教学能够充满无限的活力,并且也能够展示教师独特的人性魅力。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其真正的成为传统文化的接力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礼”的教学;渗透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礼”的教学的优势分析:
        (一)小学语文是小学的主要学科,同时它也是渗透礼仪教育的重要阵地:
        因为现如今在我国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曾经指出,现如今语文应该发挥出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中最主要的学科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在礼仪方面的渗透优势就更加明显。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教学资源:
        因为现如今小学语文教材普遍的文章都是以叙述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或者情景的,所以说在这些人物中就蕴含着大量的礼仪文化行为。因此就为学生渗透礼仪教育提供了非常方便的途径,而且也可以在这些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为同学们展示出来一个较为真实的情景。让学生融情入境真实的感受,并且去学习礼仪,最终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自己的良好礼仪习惯。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礼”的教学应用途径:
        (一)通过古诗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诗词真实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品质,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身也就成了传统文化。教师在讲授古诗文这个传统文化同时渗透传统文化进去,相得益彰。小学阶段的课本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名文,老师在教这些名诗名文时,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



        (二)利用校园和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渗透: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中,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良好校园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构建健康的人格,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创建一个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真正起到“春风化雨,如润无声”的作用。这样也可以保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让同学们能够细化外化学习“礼”的文化。
        (三)就是要通过规范书自身的言行,让自己以身作则: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他的言行是给学生能够造成很大的影响的,同时教师的言行举止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言行举止。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一个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当学生看到老师问好,老师应点头或挥手打招呼给学生,对学生的礼貌行为做出一些回应.这样也会抚慰同学们幼小的心灵,给他们树立一个良好的师者榜样。此外,当老师错了,你应该给学生道歉,而并不是逃避。同时,老师在学校的时候也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看见垃圾要动的去捡拾,为同学们做一个榜样。“亲教师,其信道信”,“实例优于戒”,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着装,言行举止,甚至性情习惯,都会给学生们带来一些良好的影响。所以说老师一定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个人的行为,争取以身作则为同学们起一个力的垂范的良好作用,跟同学们一起共同进步。
        (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建立一个激励评价机制,让同学们养成文明的好习惯:
        现如今老师在与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以及特价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评价机制,这样通过一些客观的评价,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同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同时也是教师做好良好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以帮助同学们在小学阶段树立一个良好的正确观。促进学生产生一些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以及自律性,做到知行统一。但是评价也要注意一点,评价不是指的是使用一些简单的口头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以及暗示。老师可以每周下来都评比一些成功之星,自律之星,文明之星,学习之星等等,这样通过热烈的评比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文明礼仪习惯,让学生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品格,形成一个良好的学风及其行事风格。
        结束语:
        由于我们中华民族向来就是礼仪之邦,拥有着泱泱5000年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老师就应该向同学们渗透一些“礼”的教学,从而提升同学们的礼仪道德行事准则。而且健全同学的文明礼仪教育本身就是小学在开展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交流的重要手段。此外,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礼”的教学,也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思想健全,文明,有道德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程晗.《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解读[J].中小学德育,2011(03):17-21.
[2]程丽萍.抓好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策略与原则[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3(02):36.
[3]许晓放,张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德育因素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05):15-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