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在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吕红艳
[导读] 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之中,高中语文学科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高考成绩,让学生在考试之中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从而开展机械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

包头市青山区北方重工第五中学    吕红艳 

摘要: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之中,高中语文学科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高考成绩,让学生在考试之中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从而开展机械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去让学生采取被动式学习方式,使得学生降低了学习有效性,更难以发挥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因此为了有效缓解学生学习压力,通过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之中更好地产生理性学习,以此转变被动学习方式为主动学习模式,将思维训练内容融入到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之中,更好的增强学生语文学习有效性,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思维训练;高中语文;教学思考
        思维训练对于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而言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单单能够强化学生的语文学科内容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过程中也能够具备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去开展主动性学习思维训练,主要是从结构性和独创性两个方面来增强学生对语文内容的个性化思维,有效提升学生对语文内容的学习效果,并坚持提升和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高中语文课堂思维训练水平低下的原因
        1.学校环境
        对于大部分高中学校而言,在相关语文课程教学之中评价语文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就是以高考成绩来彰显。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之中,高中语文教师无法有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公平性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在应试教育理念之中过多的关注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思维训练方式的提升,让学生在单一的机械式的学习之中开展了相关的无效学习。
        2.课堂环境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高中语文教师所营造的一个教学氛围便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被动的教学氛围,而这种教学氛围完全闭塞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让学生无法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疑问,更难以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自由性和主动性。在这种缺乏自由的空间之中,学生的思维也难以有效激发,更无法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思维训练在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1.训练学生思维的结构性
        为了有效增强高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对于知识的储备和积累是训练思维的主要基础,以此形成良好的思维结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之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通过知识积累方式有效拓宽学生学习视野,使得学生思维结构能够在不断进步和更新之中更好的完善,形成一个科学化和合理化的语文知识体系。当然语文内容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中,其内容呈现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思维都不同,或多或少存在许多差异。因此,高中学生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才能够真正的满足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的阅读理解能力,以此更好的开展主动性阅读学习,从阅读之中真正积累大量的语文知识点内容,清晰明了的理解文章所包含的主要层次和结构,更好地增强学生对语文内容的个性化理解和深层次把握,合理化训练学生语文思维。
        比如,在《西游记》阅读中,学生不仅能够看到光怪陆离的妖怪世界,还能够感受到唐僧师徒对于求取真经的决心,以及真经存于心中的道法真谛。
        2.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将极大化增强学生学习思维和语文思维,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更好的把握语文学科内在魅力,以此增强学生语文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合理化掌握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并且能够在处理语文信息过程中更好的将其所掌握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结构,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当然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一个信息加工和信息处理的思维方式,更好的彰显出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思维训练过程中,应关注到思维训练的独创性,让学生保持一颗质疑意识,对教师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解答,也让教师能够合理化回答学生的心中疑虑。
        比如,在高中课程《项链》一文的学习中,我们从文字中不难看出,玛蒂尔德是一个非常爱慕虚荣的女人.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玛蒂尔德的形象,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立体的人物形象,在发现自己欠下巨债时,玛蒂尔德为什么不带着老公逃跑而选择辛苦偿还债务呢?教师可以将这个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语文文学中“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艺术美感,活化学生的思维,打破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开阔学生的视野。
        总之,思维训练是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之中,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思维训练让学生对语文学科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和理解,增强学生对语文内容的学习效果,有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目标。
参考文献:
[1]万燕. 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途径解析[J]. 成才之路,2018,(11).doi:10.3969/j.issn.1008-3561.2018.11.033.
[2]李金艳. 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 学周刊B版,2014,(5).doi:10.3969/j.issn.1673-9132(b).2014.05.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