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年代里,电气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出现,不仅大大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还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因此,对该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很有必要。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性;原因;解决办法
1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现状
目前,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继电保护主要靠继电保护器检查系统于线路的稳定性,找出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及时反馈出现安全隐患的位置,确保在出现安全隐患时可以及时反馈位置,关闭出现故障的设备,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继电保护器不断更新,在实践中新的继电保护设备和继电保护技术难免存在缺陷。目前,我国的继电保护设备已经不局限于检查问题和反馈问题,而是逐渐与计算机结合在一起,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增加了处理故障的功能,从而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安全稳定运行。此外,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性也从单一化转向集成化,使得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设置、调试和操作等方面更加可靠安全。尤其当继电保护装置与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电子技术进行相关融合后,使得其在技术方面变得极其全面,也达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继电保护器的防干扰和防雷击的方面优势明显。尽管我国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安全故障仍然不时出现。由于电力公司固有思想尚未改变,难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今继电保护设备与技术,且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够,安全思想未能贯彻落实到整个系统工作中,致使新的发展阶段安全问题频繁出现。因此,要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促使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得到普遍提升和切实应用,从而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工程不断发展。
2 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存在的安全问题
2.1 二次设备因素
在大多数电力企业中,其所使用的继电保护装置主要以老式的型号为主,而这一批次的老式设备普遍存在压力不足、节点氧化问题严重等问题,因此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动等情况。众所周知,二次回路主要包括交直流两大部分,当二次回路直流部分的端子处存在老化、锈蚀等情况下,其在实际运行中会面临较大的电阻,而当电阻值达到一定程度后会直接引发开路现象的出现。同时,老化的直流部分也会在电力系统出现低电压或者失电的情况下出现故障,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可靠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甚至会引发越级跳闸现象的出现,进一步加剧故障影响范围。
2.2继电保护装置安装维护因素
从某种角度来看,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维护质量对于其运行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实际上,无论是安装工作还是后期的维护工作均存在工作不规范的情况,很多工作人员无法正确了解相关技术的使用方式,难免会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甚至在安装调试时没有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开展工作。
当继电保护装置元件出现触点松动现象时,其功能也无法正常发挥,并出现保护告警等现象。从继电保护装置的结构组成可以发现,其主要承担切换负荷的责任,除了触点松动现象外,触点开裂、尺寸偏差等均会导致保持插件运行故障。因此,电力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前期的安装及后期的维护工作,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效果可以达到预期的状态。
2.3人员方面的原因
虽然现今自动化在我国的发展比较迅速,各行各业都在使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它还无法达到完全人工智能的状态,说明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电子继电保护过程中,人工参与、参与方式、参与状态都极为重要,直接影响着继电保护的稳定性。首先,继电保护工作者未能按照继电保护器的设计标准接线,将导致其存在接线错误的问题。其次,在继电保护器参与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时,维修员工未能按照检查维修标准定时检查和维修继电保护器,导致继电保护器存在问题但不能及时得到维修。
3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应用策略
3.1提高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适当提高用人标准,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其在全面掌握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和继电保护要求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主变压器、线路、断路器等保护装置对系统进行定检、整组传动试验、继电保护消缺以及优化升级等工作。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安全标准要求,科学布置继电保护现场作业安全措施,进而遵循持续运行、宏观调控的原则来实施继电保护现场作业,这样才能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及时的对电气系统的故障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其次,要加强对在岗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尽量采取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来进行,不仅要设置专门的实训室,而且还要邀请企业优秀员工代表或行业专家作为培训教师,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实操技能以及安全意识等,使其能够充分掌握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操作要点和规范要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继电保护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水平。
3.2 强化继电保护安全检查工作
在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继电保护时,为了确保安全防护效果,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前提条件就是要做好其继电保护安全检查工作。在实际运行时,供电企业要组织运行检修人员对辖区内的继电保护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勘察,尽可能遵循“三核对”原则来进行,不仅要对调度台定值单进行细致审核,看其是否与现场执行定值单相一致。而且还要将现场执行定值单与装置定值、压板进行对比分析,若是出现差异,则要及时联系市调、县调部门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和维修。
3.3加强设备质量管理
在选择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时,一次设备应当优先选取具有较强抗饱和能力及额定开断电流较大的设备。而二次设备的选择主要确保其质量和规格达到使用标准即可。电力企业可以与特定的设备生产厂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批量采购继电保护设备。而在引入新的设备和技术时,不得盲目进行使用,而是要经过前期的试验、调试、试运行之后再投入应用于电力系统。
3.4 加强投资力度
从全国各地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多数电力系统依然在使用老旧的继电保护装置,甚至部分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依然以传统的电磁式和晶体管式为主。电力企业需要逐步加强投资力度,实现对于电力系统的设备更新和升级,使用时间超过10年以上的继电保护装置应当逐步进行替换。此外,随着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选择继电保护装置时不仅要考虑其性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更要考虑其是否具有可自动化控制的可能性。广泛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强化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监督,更能够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充分体现自身的功能作用。
结论
继电保护装置对于电力系统的作用价值无需多言,电力企业应当给予继电保护装置充分的重视,并有针对性的设置运营维护管理体系,切实保障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安全。此外,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控制应当体现在电力企业的日常工作中,电力企业需要制定严谨的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间接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飞.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措施探析[J].南方农机,2019,(18):184,204.
[2]王涤非,郭跃男,冯海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及安全管理探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9,(5):87.
[3] 李伟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措施探析[J].2019,(20):58.
[4]张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J].低碳世界,2019,(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