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李云金
[导读] 化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宜宾市翠屏区棠湖学校  李云金

摘要:化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应该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化学知识,还应该使其能够主动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或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趣味化元素,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上,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就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践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趣味化;教学模式
        前言:由于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上。针对这样的情况,以新课改为导向,教师可以尝试运用趣味化教学模式,将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化学课程的乐趣,发现这门课程的魅力,因此,教师应该结合高中化学课程的特点,将更多趣味化元素融入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当中。
        一、融入趣味化元素实现新课导入
        趣味化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趣味,应该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其求知的欲望得到满足,并能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从而把握学习化学课程的规律。课程导入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新课导入的契机,以趣味化的模式将化学知识导入到课堂当中。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形成基本的认知,并能将其作为着手点,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化学课程上。例如,教师讲解到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其中钠的化合物是时候,在引入新课时可以先设计引入趣味实验“吹气生火”和“滴水生火”。当学生观察到这种与生活经验反常的现象时就会思考其原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快速高效的引入的本课时内容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探究积极性。
        二、运用生活化素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尽管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具有深度和科学性,且比较抽象,但是其与很多生活现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要想真正实现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构建趣味化模式的目标,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化元素融入到课堂当中,将其作为切入点,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积累的生活常识和经验,对化学知识进行进一步探究。因此,这就需要化学教师能够找到实际生活元素与化学知识之间的契合点,并切实融入于课堂教学当中[1].例如,教师讲解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时,可以引用生活中要把食物放在冰箱里为什么能够储存更长时间?其实是在放入冰箱中降低了温度进而减慢了食物腐败的速率,延长了储存时间。


在讲解到乙酸和醋酸的酸性比较时,可以利用生活常识醋和碳酸饮料那种液体酸味更大,这样既直观的感受到又能趣味的体验到这两种酸酸性的比较,更牢固的掌握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三、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信息技术实际应用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为依据,运用互联网当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手段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调动起来。另外,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化的情境[2].例如,在讲解到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时,对于其电子的得失和移动方向,离子的移动方向,学生没有直观感受难以理解.所以在讲解过程中利用动画演示展示其具体移动动画,将微观动态用动画宏观的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对其深入的认识。
        四、合理设计趣味化化学实验营造生动氛围
        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项基本模块。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趣味化实验作为为学生营造生动氛围的工具[3]。因此,要想达到构建趣味化课堂的目标,教师可以运用化学实验,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丰富化的化学知识当中。例如,教师讲解到“物质分离与提纯”这个实验时,可以先展示石油分馏的视频,并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哪些简单的方法能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标?”、“过滤与结晶分别能得到什么样的混合物?”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验用具,引导学生自主操作相关的实验,比如,准备试管、溴水、四氯化碳等,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其中所应用到的化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从更加直观化的角度理解化学知识。
        结论:综上所述,将趣味性模式与高中化学教育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思路。因此,在趣味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融入趣味化元素实现新课导入;运用生活化素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设计趣味化化学实验营造生动氛围。通过本文对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展开的一系列实践分析,希望能为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世龙.高中化学趣味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67-168.
[2]张海霞.浅议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构建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165.
[3]陶雪艳.对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