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介入血管外科围手术期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1期   作者:姜星宇
[导读] 探讨舒适护理+健康教育在介入血管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健康教育在介入血管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212例介入血管外科手术患者,采用数字盲选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106例,给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106例,则给予健康教育+舒适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而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健康教育用于介入血管外科围术期中,能够取得满意疗效,既能减少不良反应率,又能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舒适护理;健康教育;介入血管外科手术
         近年来,介入血管外科手术在临床上应用较广,具有创伤小、术后愈合快等特点,并取得显著性效果,对于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1]。但据数据显示,因大部分患者对于病理知识和手术尚不了解,术前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会引起术后血管痉挛、尿潴留等症状,不利于疾病康复[2]。因此,本次研究将针对介入血管外科围手术期采取健康教育+舒适护理干预,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212例介入血管外科手术患者,采用数字盲选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106例,观察组106例。对照组男性56例,占比为52.83%,女性50例,占比为47.17%,年龄区间35~60岁,中位年龄为(46.21±3.58)岁;观察组男性55例,占比为51.89%,女性51例,占比为48.11%,年龄区间34~61岁,中位年龄为(46.19±3.61)岁。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入院时,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病房环境,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疾病知识和相关注意事项,帮助患者疑难解惑,消除心中顾虑。并在院内组织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讲座,采取通俗易懂的话语,帮助患者树立康复治疗信心,提高患者健康意识观念同时,告知患者术前4~6h禁饮、12h禁食,避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影响手术操作。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伤再采取舒适护理干预:(1)术前心理疏导,因大多数患者对于介入血管外科手术和病理知识缺乏了解,易引起焦虑、浮躁等情绪。因此,要及时与患者交流,舒缓患者情绪,关心和鼓励患者,改善患者负面情绪,通过聊天、播放音乐等,分散患者注意力,并告知患者保持愉悦心情,能够提高手术疗效,改善疾病预后。(2)术中护理,进入手术室前,先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术中积极配合麻醉师,局部麻醉时保持动作轻柔,帮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避免压迫神经或者血管,提高患者舒适度[3]。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绪波动情况,注意保暖措施,防止低体温;若患者精神紧张,应及时与之交流,使患者保持身心放松,避免术中强烈应激反应,对手术疗效造成影响。(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及时清理皮肤血液或者消毒液。护送患者回病房,保持平卧姿势,并于穿刺部位放置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12h左右。沙袋压迫时,可在臀部或者侧肩部位垫上软垫,间隔1h按摩患者肢体部位,定期帮助患者更换体位,观察下肢血运、血肿情况,避免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症状。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不良反应率(血管痉挛、局部血肿、尿潴留)和满意度进行比较。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包括操作、宣教、环境、态度和疗效五个指标,每项指标以100分为标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好,反之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2.1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
         对照组106例患者中,7例(6.6%)血管痉挛、8例(7.55%)局部血肿、5例(4.72%)尿潴留,不良反应率为18.87%(20例);观察组106例患者中,2例(1.89%)血管痉挛、2例(1.89%)局部血肿、1例(0.94%)尿潴留,不良反应率为4.72%(5例)。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结果为(x2=9.623,p=0.00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态度评分为(82.15±1.31)分、操作评分为(81.88±1.25)分、疗效评分为(80.47±1.31)分、宣教评分为(83.01±1.21)分、环境评分为(81.22±1.36)分;观察组态度评分为(92.36±1.02)分、操作评分为(91.88±1.35)分、疗效评分为(93.04±1.25)分、宣教评分为(92.88±2.37)分、环境评分为(91.87±3.27)分。两组满意度比较结果依从为(t=63.314,p=0.000)、(t=55.959,p=0.000)、(t=71.473,p=0.000)、(t=38.188,p=0.000)、(t=30.961,p=0.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介入血管外科手术因创伤小、预后快等特点,逐渐收到多数患者所青睐,并取得显著疗效,既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症状,又能促进疾病早日康复。但由于手术属于应激性操作,再加之多数患者对于疾病和手术知识缺乏了解,术前常伴有焦虑、浮躁等情绪,不利于疾病预后。因此,需针对患者围术期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主要是对患者加强健康知识宣教,通过知识讲座、宣传卡片等形式,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健康意识观念,从而激发治疗积极性[4]。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情绪,对于疾病预后具有关键性作用。同时,再对患者给予舒适护理,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采取心理疏导,改善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积极性[5]。其次是术中及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配合麻醉师操作,加强术中保暖措施,稳定患者情绪,避免术中应激反应强烈,影响手术开展。最后是,手术结束后,帮助患者采取正确体位,告知患者术后相关者注意事项,定期更换体位,按摩肢体部位,既能提高舒适度,又能避免术后静脉血栓、压疮等症状[6]。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和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介入血管外科围手术期采取健康教育+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满意,不仅能减少不良反应症状,改善疾病预后,又能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徐珂. 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肺心病患者护理的效果[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2018, 000(005):P.168-168.
[2]鲍江玲. 舒适护理与健康教育联合应用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 2019, 009(016):138-139.
[3]李小义. 舒适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8, 41(06):113-114.
[4]舒炯. 舒适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价值及对患者舒适率与满意率的提高效果分析[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 008(002):159-160.
[5]吴美, 雍雪, 吴颜. 对改善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效果与生存质量的影响[J]. 心理医生, 2019, 025(004):286-287.
[6]孟海艳, 刘鸽, 李春天. 个性化延伸护理对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智慧健康, 2018, 4(31):124-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