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两种治疗模式于宫颈癌放疗所致的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对中药制剂的价值展开研讨。方法:纳入本次研究对象为80例本院在过去2年 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经随机抽样方式将研究的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例数=40例)直肠局部未应用药物干预,实验组(例数=40例)采用中药制剂外用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急性和慢性放射性直肠炎 发生率与对照组有差异,2组有统计学意义(P值范围<0.05)。实验组经治疗后症状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有差异,2组有统计学意义(P值范围<0.05)。结论:在宫颈癌患者采用中药制剂外用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症状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可推广。
【关键词】宫颈癌;疗效;放射性直肠炎;中药制剂
放疗诱导由于进行性内皮功能障碍导致的肠功能的长期变化,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患者接受放疗治疗后出现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中急性、慢性的直肠炎发生率超过53%、12%,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痛苦[1]。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80例本院在过去2年20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本文主要对两种治疗模式于宫颈癌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对中药制剂的价值展开研讨,如下文详述:
1.研究资料
1.1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对象为80例本院在过去2年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经随机抽样方式将研究的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例数=40例)直肠局部未应用药物干预,实验组(例数=40例)采用中药制剂外用治疗。实验组年龄41-64岁,平均年龄(49.75±8.85)岁。对照组年龄39岁-65岁,平均年龄(49.60±8.73)岁。患者均进行放疗治疗,患者均为I-III期,明确病理诊断,KPS评分超过70分,均为初次放疗。患者并无糖尿病、研中心肝肾功能损害、精神疾病排除在外。本次的研究结果主要基于已经对比、分析两组年龄之上展开,两组资料相关指标的对比无差异,结果的讨论和分析具有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相同的放疗方法、照射剂量,在接受手术之后进行放疗,放疗时间7-8周。对照组(例数=40例)直肠局部未应用药物干预,实验组(例数=40例)采用中药制剂外用治疗,组方:白芍、乌贼骨、生黄芪、白芨粉、三七、白芷、防风、白花蛇舌草等,将制备成每支20毫升浓缩型直肠外用的溶液。在放疗的第一天将中药制剂挤入患者的直肠,高职其将下肢抬升半小时,并进行数次的翻转,保障药物可均匀的分布在直肠。每晚用药一次,直至患者放疗结束。
1.3统计学研究
下文的结果在进行分析时,主要基于2组数据在软件SPSS22.0所获取的数据,结果在进行分组计数分析时将(n%)作为结果的表达形式,在结果进行组别间计量资料分析时将(x±s)作为结果的表达形式,不同的数据表达方式均需要核对、分析才可进行文字论述。2组在进行数据核对时以P值范围<0.05作为判定标准,如结果2组数据对比之后P值范围小于0.05,则此次研究中数据之间的差异大,对比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经中药制剂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症状持续时间分别为20.0%(8/40)、2.5%(1/40)、(0.8±0.3)周,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症状持续时间分别为25.0%(26/40)、12.5%(5/40)、(5.6±1.9)周;实验组经治疗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症状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有差异,2组有统计学意义(P值范围<0.05)。
3.讨论
2018年约有210万妇女新诊断为宫颈癌,大约每18秒就有一例新诊断。由于人口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全球宫颈癌发病率一直在上升,每年以3.1%的速度上升,增加了各国的癌症负担。宫颈癌更常见于女性,会严重威胁女性健康[2]。宫颈癌是在一个复杂的微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微环境包括几个良性细胞类型和细胞外基质(它为肿瘤提供机械支持,并以旁分泌的方式实现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最丰富的细胞类型是癌相关的成纤维细胞,但宫颈癌微环境中也含有白细胞系年龄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髓源性基质细胞),其中大部分参与免疫应答[3]。盆腔放射治疗(RT)已成为各种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盆腔恶性肿瘤,而直肠在骨盆的固定解剖位置靠近前列腺、子宫颈和子宫,使直肠特别是外阴能够继发辐射损伤,导致慢性放射性直肠炎(CRP)。典型的内镜下发现的放射性直肠炎过程中,直肠粘膜损伤包括粘膜易碎、直肠粘膜血管增生和毛细血管扩张。患者接受中药制剂的成分中,白芷和白花蛇舌草可起到清热解毒的效果,可加快对损伤细胞的转运。三七和白芍可起到消肿止痛和活血散瘀的效果,三七可起到抗辐射的效果,并对辐射损伤起到明显的效果;乌贼骨和白芨粉可消肿生肌、收敛止血,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增加药物的吸附作用,进而保护直肠粘膜[4]。中药制剂外用于直肠,让药物对受损部位产生直接作用,加上夜间用药时间长,可发挥更长的时间。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经治疗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症状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有差异,2组有统计学意义(P值范围<0.05)。概而言之,在宫颈癌患者采用中药制剂外用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症状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戴佳吟,顾兵,刘春斌.八珍汤康复新液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0):1529-1532.
[2]孙欢.芍药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期湿热蕴结型放射性直肠炎临床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06):16.
[3]蔺彩娟,闫向勇,宋书征.加味葛根芩连汤对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大鼠SOD、CAT、MDA表达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0,38(01):55-58.
[4]何汶峰,张景恒,丁瑞麟,周钰娟,刘宗俊麟,谢芳,文庆莲.锡类散与云南白药凝胶对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大鼠TNF-α和IL-6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10):1392-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