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化大型建设项目通常需要较大规模的投资与较长的建设周期,由众多单位参与建设,其项目建设和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因此,对于现代化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不能再采用传统的信息沟通交流方式。而利用BIM技术独特的信息交流方式,可以为设计、施工、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平台。在营改增的新形势下,BIM技术对于现代化工程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改革意义。因此,本文对营改增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营改增;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
随着我国营改增工作的落实,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许多传统规则发生了改变,造价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而利用BIM技术在信息处理工作中的优点,以协助处理海量造价信息,是应对营改增新要求、改革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有效手段。
1、营改增背景下BIM技术的应用环境
从整体角度分析,在采取营改增之后,我国建筑业存在了众多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其成本费用进项税额抵扣困难成为了当前最为主要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实际的情况,掌握具体用量以及成本信息,对建设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其做到与时俱进,实现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另外BIM技术的应用可以采取多样的方式,实现造价管理的全面发展,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的发生。
1.1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在近几年营改增实施之后,增值税计征复杂的特点呈现出来,这对建筑企业产业链的上下游均会产生影响,尤其在对工程造价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是《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与预算》部分内容得到修订,造价构成的各项费用均有所调整,管理部门需要计价依据进行改善;第二是设计概算以及施工图预算标志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执行,且招标书的内容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整;第三是施工企业预算以及内部定额需要进行改正;第四是在营改增之后,工程造价信息化以及动态化成为了当前最为主要的发展模式。
1.2 BIM技术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制约因素
其一是BIM技术标准得到缺失;第二是缺乏相关的政策及基础;第三是应用BIM技术最为受益的则是业主,但是现阶段大多数业主没有清楚的认识的BIM技术的作用;第四是BIM技术管理软件缺乏互通性,软件技术需要得到提升,还有一点是BIM技术要求相关的造价人员以及设计人员对构件信息进行重新定义,要减少成本,对BIM技术修改与验证;第五是很多情况下,因为造价软件以及BIM技术对构建信息需要产生不同的需求,且因为模型之间存在差异,大多数造价人员需要对BIM技术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过滤,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满足基本的项目造价信息;第六是项目各方存在协同问题;第七是缺乏相应的BIM技术人员。
2工程造价管理探究
一是就应用内容来看。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下,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利用BIM技术对其的辅助性管理,主要是根据有关评估体系,多维度的分析工程造价中存在的海量信息。就项目合约阶段而言,主要是施工企业与业主一道,确认合同中的有关工程价款的部分,把有关资料创建工程的BIM模型。
而就施工阶段而言,主要是施工企业借助BIM模型控制工程建设成本,从而在材料采购和施工部署以及统计工作等得到高效合理有序的实施。
二是在决策阶段,主要是利用BIM技术强化项目估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因为这一阶段主要是确保各项技术指标,而这些技术指标给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较大。比如项目建设的水平和施工工艺设备选择。一般而言,项目决策阶段给整个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超过了80%,所以决策阶段开展投资造价估算过程中,应加强BIM技术的应用,并与业主一道就设计方案进行比较与选择。由于这一过程中缺乏设计图纸的支持,所以工程造价难以精准地把握,但是我们应利用BIM软件中的历史数据,并以统计数据为参考来拟定工程方案造价,这样就能确保工程价格估算更加准确。尤其是应借助BIM模型的技术参数和工程与材料等模型信息,能有效的强化投资估算的精准性。
三是在招标阶段,主要是利用BIM技术强化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往的造价管理中,招标阶段的工程量清单主要是造价人员采取人工的方式计算。但是随着营改增的实施和日益复杂的建筑工程中,利用BIM软件进行建模时,能更加准确地分析工程量,且具有的优势十分明显。通过BIM实施招标项目预算时,应结合现有的图纸构建算量模型,并结合所确定的技术进行计算参数的设置,在算量模型建立过程中,主要是结合具体的构建类型进行工程方法的设计,并利用计算软件整理和编制工程量清单,这样就能更好地减轻计算的量,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细节优化和统筹工作之中。
四是在施工阶段,主要是利用BIM技术强化动态管理工作的开展。具体就是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利用BIM软件对项目建设信息进行实时高效地整合,这样施工人员就能更好地对成本与进度进行高效的协调。而以往的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工程信息模型主要是利用图纸与纸面文件,导致工程进度调整和技术变更中难以确保统筹工作得到高效的开展,导致施工各方的对接存在较大的难度,最后导致工期被延误。加上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较为复杂,以往的材料管理难以在施工阶段实现统筹兼顾,因此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等方面的实际消耗难以得到及时地统计,导致使用行为超出原计划,很多时候只有在工程项目结算之后才发现,导致造价管理难度加大。所以应用BIM技术能实现工程材料与设备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对工程建设成本的高效控制。
五是在竣工结算阶段,利用BIM技术主要是进行项目结算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竣工阶段,结算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即便是其给工程成本的降低带来的影响较小,但是能给工程资料的统计和日后的工程建设管理方式的改进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因而利用BIM技术强化项目结算管理时,能将日后造价管理中的单据文件不完整和审核不通过以及结算失实和高估冒进等方面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在提高工程管理的透明度的同时,还能促进其监控力度的有效提升。
3总结
对于营改增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能够具体借助于BIM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以此进行更有效的造价管理,并且整个过程中根据营改增的具体形式,可以更为顺利的做好工程造价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梁建萍.营改增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2):157-158.
[2]刘鹄,李文红,陈铁柱.营改增对工程计价体系及工程造价变化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6):82-83.
[3]陈明华.浅析“营改增”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对策[J].福建建材,2019(08):114-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