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迁移应用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卢瑶
[导读] 小学语文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老师要在课堂上运用单元迁移法,来做到举一反三,做到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单元迁移结合了合作教学与自主教学两种模式。这就要求教师有迁移意识,不仅要对单元课文进行详细的解读,还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的知识迁移。本文针对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单元迁移进行了介绍,并举例说明了具体运用方法。

卢瑶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第三中学  615500
【摘要】小学语文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老师要在课堂上运用单元迁移法,来做到举一反三,做到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单元迁移结合了合作教学与自主教学两种模式。这就要求教师有迁移意识,不仅要对单元课文进行详细的解读,还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的知识迁移。本文针对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单元迁移进行了介绍,并举例说明了具体运用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迁移法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212-01

        引言
        所谓的单元迁移教学就是指从单元目标核心出发。通过对重点课文的讲解,结合合作教学与自主教学的模式促进知识的迁移,这对于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单元迁移的系统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控制系统、操作系统和效益系统。其中控制系统包括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五条基本的迁移原则,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有很大的帮助。操作系统有迁移导向、自读研讨、讲读示范、总结测试、课后评价以及课外调节组成。这几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环环相扣,让单元迁移教学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应用程度更高,作用更大。
        一、单元迁移教学概述
        小学语文的单元迁移教学是指教师采用创新教法,在课堂上创造一种特殊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影响学生在其他情境中知识的理解与态度。在这一过程中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
        单元迁移教学的系统构成如下:
        1、控制系统。包含举一反三、温故知新、思维训练、强化冬季、因材施教的五项原则,与分组讨论法、一篇多教法、知道发现法、变式比较法、示范导学法以及学科渗透法等具体教法。
        2、操作系统。包含留个教学环节:迁移导向、讲读师范、自读研讨、说写评改、总结测试与课外调节。
        3、效益系统。由课内外迁移、温故习新、自读讲读迁移等组成。
        通过各个系统的循环递进的教学,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进行知识的迁移理解。在掌握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二、单元迁移教学策略
        1、明确迁移方向。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真正的深入理解知识的含义。教师应明确迁移方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依照其系统化的进行知识的讲授。对于复杂的知识体系可以制定短期分段目标,教学中加强知识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教师再利用单元迁移进行知识的拓展应用,学生在深入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



        教师在单元迁移教学中,遵循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复习与预习的过程中对比新旧知识之间的不同点并总结其相似处,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明确单元知识的基本规律,为知识的横向迁移奠定基础。
        2、横向知识迁移。横向迁移侧重于知识的拓展应用,对知识的积累、分析判断能力都大有裨益。教师通过开展自读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对已学知识进行拓展并深入理解。学生在自由阅读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总结,构建知识框架,形成对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
        3、学法指导促进知识正迁移。正迁移是教师高效的学习方法指导下,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学生自主实践练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从两个方向入手进行学法指导,首先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的迁移规律,自主探究学习内容。其次,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起示范作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思考消化。
        三、单元迁移教学的具体应用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的教材中,每个单元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教师应根据单元主题,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课程设计。
        例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在第一单元主题“走进西部”的学习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西部的自然风光以及人文景象的图片以及视频,激发学生对西部自然风光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分组讨论,描述自己心中的西部风光。鼓励学生用手抄报、绘画、文字、摄影等形式,以“走进西部”为主题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与整理知识充分有效的进行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第二单元主题“童年情趣”的学习中,教师可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自己童年的一些生活经历,启发学生思考。并组织学生开展以“童年情趣”为主题的作文分享会,学生通过写作回忆童年往事,在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加深感受与体会,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第二单元第九课《儿童诗两首》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播放相关背景音乐,组织学生在音乐背景中朗读《树叶小耳朵》与《梦》,营造诗歌的学习氛围。然后鼓励学生自由阅读课外资料,找出儿童诗在表达上的手法的特点与内容上的相似性。将学生分组,对诗歌的内容展开联想以及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个性化的角度进行理解。最后让学生进行儿童诗的自主创作,教师可进行示范,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结束语
        目前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单元迁移学习法,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语文知识素养的培育训。在运用单元迁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还要注重对单篇课文内容的讲解,这样才可以做到知识巩固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于敬涛. 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祖国, 2018.
[2] 王洁. 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 2015, 000(010):P.85-85.
[3] 王小芳. 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