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发表时间:2020/7/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6期   作者:李洋
[导读] 文章分析了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预算控制的意义,以及控制的要点和把握的具体方法,以期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摘要:随着时代快速的发展,建设脚步的加快,对建筑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成本预算等问题,若预算准确,不仅能有效地减少企业的成本投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更能进一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施工之前对工程的造价进行合理的预算,是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的职责,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更是企业蓬勃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文章分析了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预算控制的意义,以及控制的要点和把握的具体方法,以期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是建筑企业合理进行成本投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有效方式,它是建筑流程的重要拼图。但是,如何高效地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是所有建筑企业面临的难点之一。合理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做好工程造价预算工作不但对工程的质量起着保障的作用,而且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着十分显著的提升作用。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意义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便是对建筑工程各项建设内容提前估算出成本,在此基础上明确工程建设所需资金费用,把控建筑工程资金运转主动权,为建筑企业后续项目投资打下良好基础,最大程度提升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但是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管理工作,往往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很容易在实际开展工程建设时出现超预算额的问题,导致预算和实际投入存在一定程度偏差。若超预算额相对较大,很容易影响工程建设资金流转,严重者甚至出现停工、耽误工期问题,直接对工程建设带来不良影响,损害了建筑企业切身利益。高质量开展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控,不仅可以促进各项建设内容顺利开展,而且还可以协调各项资源,确保工程质量,在规定工期之内顺利竣工。此外,因为建筑工程涉及了诸多建设单位参与,在把控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可以确保各个单位的经济利益,展现出建筑企业的担当,在实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营造良好企业形象,为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要点
        2.1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便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技术手段、经济效益等内容进行论证,通过判断决策形式,对不同施工技术开展比较,是建筑工程判断和决策过程。在此阶段当中影响造价成本的因素相对较多,涵盖了“项目选址、工程规模、技术方案、市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因素、市场风险”等诸多内容。在此阶段,工程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直接影响正项目成本投资水平,对后期的设计、施工等内容,产生了直接影响。在决策阶段开展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应该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成本目标,在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保障项目未来盈利水平。
        2.2分析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是建筑施工项目的必要参照物,对项目施工来说是关键内容,缺少这一步骤则会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项目的施工质量。为了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科学控制,有必要深入研究和观察图纸,更全面地了解具体的施工图,研究和分析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共同讨论和协商不同的部分,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3对工程量进行认真的计算
        在建筑工程造价中,对工程造价的预算管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项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通常很长,受到影响的项目也会很多,因此,建筑工程量的计算也因为这些外部条件变得更加繁琐。但是做好工程量的计算可以大大节省工程的施工成本和不必要错误的产生,同时也能更好管控施工的时间。在建筑造价预算之前要对工程的计量先后顺序进行合理的安排,并根据安排顺序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从而保证项目的严谨性。


        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把握方法
        3.1做好工程造价的编制及制度管理工作
        企业要想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预算,就要先详细了解项目设计图和造价预算费用,搜集所有资料,只有详细了解工程现场状况、施工设计技术和地形测量,才能精确掌握编制的要点。需要注意两方面,一是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必须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情况,严格调查和审查部分物资和设备的价格,加强编制的准确性;二是需要详细计算项目的数量,工程量的计算是预算编制中的一个重要控制点,工作较为复杂,需要仔细对待。关于造价预算制度的制定,企业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项目来制定相关制度规定,适应现有的建筑项目,科学、合理地制定计划。工程造价的相关制度规定也要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范围内。
        3.2严格把控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
        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经常会遇到的事情。工程造价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此重视起来,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减少相关事件的发生,从而减少企业的损失。造价人员要做到对图纸烂熟于心,并确定图纸的正确性之后再将其下交到施工单位,从而保证图纸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一旦出现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等问题,造价人员也应该从公司的利益方面进行考虑,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损失。因此,对于造价人员来说,严格把控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3.3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加强成本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设计阶段是成本产生最重要的阶段,优秀的设计方案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还能够节约很多施工材料。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根据工程项目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在满足相关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重视对于经济性指标的应用,要考虑到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影响因素,保障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另外,要根据相应的设计指标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工作,这时候一定要考虑实际的现场环境以及设计方案的设计原则、设计规范等问题。限额设计施工图阶段要重点考虑项目管理的因素,最大限度地节约设计成本。各单位的项目设计预算项目将主要项目数量及相应的经济成本交付给各专业负责人进行审批,进行成本评估,判断其是否科学合理。
        3.4注意对预算人员的素质培养
        提高预算人员的专业素养,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计算分析、语言表达、计算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对保证预算结果的准确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工程造价预算时,要注意对专业人员的素质进行培养,防止他们因技能缺失而造成的计算失误。
        3.5提高各项资金利用率
        无论何种公司,对于资金的严格把控并最大程度的优化利用都是对成本的最有效掌控。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时,将各部分的资金充分利用就可以做到有效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这就要求在施工阶段,图纸是每个施工步骤的计划方针,要求施工人员尽量严格遵守,规避浪费资金材料的现象,这样才会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现最终预算结果偏离最初造价预算结果的情况。同时,合理地使用剩余材料、注意对先进设备的引用也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节省资源资金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良好的建筑造价预算工作需要企业做好科学的预算工作管理机制,它对企业节省资金成本,将资源合理科学的利用,,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的效果具有十分的必要性。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中,加大管理力度,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使预算结果符合预期。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在以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为基础,进行合理科学的建筑预算控制,从而高效地完成建筑工作,最终实现将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蒋圆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
        [2]费凌宛.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研究[J].城市地理,2018(2).
        [3]薛惠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
版):00244-00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