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贾莲莲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贾莲莲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还不太成熟,在学习上还没有明确的方法,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英语中遇到困难就有退缩的心理。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进行系统性发散思维练习,深入理解英语知识,加深记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贾莲莲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潮水中心小学  265617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还不太成熟,在学习上还没有明确的方法,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英语中遇到困难就有退缩的心理。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进行系统性发散思维练习,深入理解英语知识,加深记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思维导图;思维能力;小学英语;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201-01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很明确的了解教学内容以及本堂课教学的重点。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大致了解知识点,也可以了解知识的重要程度,快速的找到重难点。其次,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大致的表述让学生提炼出文章内最主要的题干,就像抓住了一个关键词一样,其他都只是围绕关键词在描述。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快速并准确的找到重点和难点,为学生节约了很多时间,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有利于营造有趣的学习氛围
        以前的课堂模式都是以老师为课堂主体,现在的课堂模式已经转变为学生为课堂主体,老师的教学前提是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将学生自身的接收能力作为课堂依据。思维导图倡导的是现代教育的思想理念,主导课堂将以轻松愉快的氛围为前提,让学生不再被枯燥的知识沉重的作业填满,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下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导图的教育方式和传统的教育方式大有不同,学生的地位是主体,老师只是起指引作用。如果思维导图的课堂模式被学生广泛的喜爱,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就会自觉的建立知识结构自觉的加工已学知识,养成自学的习惯。在这样的习惯下即使没有老师的约束学生也可以主动的学习,并且自觉的复习和预习,可以有利的帮助学生消化知识点,对于知识点更加层次的理解与概括。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单词教学
        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是基础积累的阶段。单词教学也是小学英语中的重点部分。由于学生刚接触英语,对于英语的学习还没有掌握一定的技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针对单词进行适当的扩展,使学生在掌握单词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单词的主要结构以及在句子中的应用策略。例如,在教学生认识交通工具这样的单词时,首先学生想到的有“car、bus……”等。为了使学生对单词能够正确的记忆,并且在遇到一个单词时能够联想到与之相近的单词。教师可以利用火车开开开的游戏,来帮助学生进行单词的记忆。首先,教师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分别是是bar酒吧、clear清澈、car车、mar损坏、year年、sugar糖等单词卡片,另外教师也准备一些对应的图像卡片。这样游戏开始,当老师说到“car”这个单词时,拿着车图像卡片的小朋友就要和拿着单词“car”的小朋友组成一组。通过ar回忆延伸出car以及结尾都是ar的单词。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car”交通工具的方式,引出“plane、bus,、ship,、train、bike、subway”等单词,运用同样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加深记忆。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英语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借助思维导图,优化英语复习
        英语在学习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习好每节课的知识点。例如,在教学《Unit 4 Animals in the zoo》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用树状分布图的方式让学生来完成本节课内容。教师在树干的最上部分写上“animal”。之后再引出若干项线,让学生补充,学生补充的内容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地方。如,补充地点是sky,那下面就要分出bird这个单词。同样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介绍的过程中,运用到已经学过的一些语法“There be”句型。有学生说:“have/has”的用法。接着让学生思考意思,并且举例。“There are some birds in the sky.”“It has two legs.”“They have some animal friends.”通过以上方法,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呈现一种逻辑性。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记忆方式,借助思维导图来进行知识点的回顾。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晰而准确地掌握语法,构建系统的英语知识结构。
        (三)运用思维导图设置情境,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小学阶段,英语词汇量的积累固然很重要,但是英语作为一门用来沟通和交流的语言,在学习和记忆单词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实际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思维导图中提示的几个简单的词汇,巧设情境。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展示“when、where、who、how、what”等詞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单词和句子,尽情地发挥想象力,由此用英文说出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在这期间,教师既要鼓励学生锻炼口语表达的能力,还要加以必要的引导和提示。学生通过时间、地点、人物、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这几个单词,联想成一个生活中的情景,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对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参与,更是提高了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运用思维导图归纳梳理,总结新知
        我们都知道,英语学习并不是说死记硬背就可以学的精通。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需要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教会学生发现自身学习闪光点。通过放大自己的优势,将知识更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从归纳中总结出方法,从而让学生对英语课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在课堂总结环节的设置上,教师要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串联在一起,既有对旧知识的回顾,又有对新知识的整理。例如,在教学《Unit 8 Happy birthday》,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在自己过生日时的场景。在进行知识点的梳理时,最重要的就是有时间、地点、人物。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方面介绍自己的“part”。再者可以通过图片的激发让学生在叙述的过程中描述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如“gift、cake”通过思维导图,向学生呈现who,where,how等关键疑问词,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一目了然。另外,教师通过本节内容帮助学生回忆起上节课所学到的“Hobbies”。从而达到对已学知识点的总结,对新知识点的概括运用。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对于学过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归纳和总结,自己试着亲手做一些简单的思维导图,尤其是对于学过的单词和句子,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学生锻炼思维逻辑能力、巩固知识的过程。
        三、总结
        综合看来,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中,教师可分别将其充当为自身教学引导手段,同时还可优化学生的学习探究方式,在课程教学导入、课堂授课以及课后巩固中发挥其多元价值,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增强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加固其语言知识掌握,确保其高效率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慧员.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77.
[2]刘亚男.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231-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