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有效性教学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伊卜拉伊木•吾甫尔
[导读]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体育教师应该关注自己与学生同步的和谐与发展,要以内驱为主,努力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关注教学细节,突出教学重点,注意课堂观察,创设情境教学。

伊卜拉伊木•吾甫尔   喀什市东城第八初级中学
摘要:“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体育教师应该关注自己与学生同步的和谐与发展,要以内驱为主,努力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关注教学细节,突出教学重点,注意课堂观察,创设情境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学细节 教学追求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206-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的贯彻落实,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活跃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这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体育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理解新课程的有效教学含义,把握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原则,正确实施体育新课程的有效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课程与教学的变革和发展需要一线的体育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通过分析目前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体育教师在提高课堂有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探究体育教师如何通过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解决当前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分重视竞技成绩而忽略了全体学生的健康。传统体育课以竞技运动成绩为教学和考核的主要依据,以运动素质代替身心素质。师生推崇运动技艺方面的一专或多能,对运动健康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甚少,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2.过于重视运动技术传习,忽视兴趣、习惯的培养。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忽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和锻炼习惯,体育课堂中没有给学生锻炼身体的原理和应用运动技术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无所适从,无所收获。
        3.体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传统体育教学一直严格按照讲解、示范、练习、防止与纠正错误、巩固与提高的模式进行教学。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强调严格组织、严格纪律,课堂中重视“三基”教学,忽视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程式化、成人化、训练化。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过分强调“统一”形成“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局面。
        4.教学内容安排缺少灵活性。长期以来,竞技运动一整套的项目、规范和办法制约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这些规则严密、技术要求高的项目使一些天性好动的学生望而生畏、主动锻炼的学生有减无增,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无自主权、无选择权、无发言权,从而对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不但达不到预定的体育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



        二、对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1.只有教师的身心愉悦才能带来学生的身心愉悦,只有教师的全身心投入才能带动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如果为了学生的身心愉悦而使教师疲惫不堪,那么,这样的场面一定不会保持太久的。过去我们往往更关注学生的身心愉悦,而忽视了教师自己的身心愉悦,从而造成了教师越教越烦,越教越没劲的局面。如果进入了这样的尴尬境地,就会进入教师不想教而导致学生不认真学,反过来学生不认真学又会导致教师不想教的恶性循环的怪圈。因此,笔者认为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只有体育教师与学生达到同步的和谐与发展,这堂课才是有效的。
        2.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或者教师不爱学生,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不平等,教学不民主,也就会缺少师生间的沟通与互动,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1.教师要心里有学生,关注全体,尊重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中,在备课时就要对学生情况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予以体现,让每一名学生享受到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师行为,更是学生的行为,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思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认真对待课堂训练。这就要求教师课堂要有吸引力,氛围要活跃,问题难度要有梯度等。
        2.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引发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追求教学实效,鼓励学生学业求助的行为,引发并处理学生先前经验和直觉,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回答,充分展开高层次的思维过程,做到有条理、有根据、批判性地思考,反省性地思考,力争做到流畅性、独到性、深刻性、敏捷性、精进性的有机统一。
        3.教师要关注教学细节,突出教学重点,注意课堂观察,创设情境教学。课堂教学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从人力、物力、时间、方法与过程上保证重点内容的教学与难点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基上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4.体育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评价,及时反馈,调控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行为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听上去似乎有点绝对,但也不无道理。要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和总结,及时作出有效评价;同时要“师出必有名”,评价必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即表扬确有值得表扬之处,批评也是如此。评价并不排斥适当的批评,而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批评与赞赏应相辅相成。
        5.体育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安全卫生问题。安全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体育教学中有许多内容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如跳山羊、障碍赛跑等,需要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教学,使学生掌握技能,提高身体素质。我们不能为了安全而放弃教学,也不能为了教学而不顾安全。只有全面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确保学生安全的教学才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教学,对教学过程的安全问题要及时有效地进行评价。
        总之,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成为每一个体育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