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潮白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1800
摘要: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就需要重视施工技术管理,通过对建筑技术的良好管控一方面可以确保工程顺利竣工,另一方面也能争取到更大的利润空间。特别是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率已经成为施工单位的重点工作之一。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特点;信息技术;应用
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叙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化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尤其在工程建筑管理上得到更好的体现。信息化技术施工建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通过采用信息技术,能及时有效把有关的数据进行整合、加工及传送等操作。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能更加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高效性。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很重要的,可以优化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促使企业正常稳定地运行,提升了企业的盈利,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2技术管理主要特征
2.1综合性
建设施工技术管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是其与其他技术管理之间非常明显的一个区别。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如今的工程体量都十分巨大,拥有着漫长的工期,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以及工程设备数量巨大。因此在对建筑技术进行管控的时候不能使用传统经验以及模板,要根据工程实际需求以及施工单位自身的技术水平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宏观视角以及很强的综合能力。
2.2风险性
除了综合性特点之外,针对施工技术的管理还具有很高的风险。在实际建设过程当中,施工单位为了不耽误工期,一方面要使用大量工程机械,利用自动化设备来提高建设效率;另一方面要调派大量工人针对不同的环节进行同时施工,如此复杂的人员调动以及大型机械的使用很容易引发施工现场的混乱,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工人们出现操作失误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延误工期,对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3长期性
工程建设技术管理还具有很明显的长期性特征,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行业的工程项目工期都十分漫长,比如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长达3-4年,在如此漫长的工期中,施工技术可能会由于工程变更或者新技术的出现而产生变化,与之对应的管理方式也要进行快速同步,确保建设技术始终处于高效的监管当中。此外,由于人们对于建筑项目的功能性以及美观性要求的提高,项目在设计环节、施工环节以及验收环节都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在这种客观情况下,针对建设技术的管理自然也具备了长期性特征。
3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价值分析
(1)真正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使得建筑工程中的施工信息资源实现共享,为施工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更为准确、全面的信息数据支持。此时,管理人员可以完成局部施工情况的深入分析,并迅速将问题反馈至现场施工方,确保问题得到第一时间的针对性解决。(2)落实施工精细化管理。在当前的施工管理工作中,需要完成的管理内容相对较多,工作量较大。若依旧沿用全人工管理方法,则难以保障管理质量。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就能够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实现施工的精细化、细致化管理,且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量,防止工程施工中发生管理性问题。(3)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信息技术的应用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一旦发生问题,管理人员能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并完成施工技术、施工工序、管理方案等内容的科学调整,实现多种资源的优化分配,促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提升。
另外,依托信息技术,可以促进信息检索稳定落实与发展,进一步增强施工中各项数据信息的安全性。(4)施工工序的协调性管理。不同施工工序的协调展开是保证建筑工程如期保质完工的重要内容,也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BIM技术,能够促进施工管理的协调性提升,保证各项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细致展开。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施工管理工作效率效果的增强。
4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4.1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里,很多工程人员对信息化认识模糊,这样导致在建筑工程中,对推进管理信息化进度形成了一定的阻碍,这就得要求转变管理人员的传统观念,在适应新形势的环境下,鼓励管理人员主动学习信息化有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能力。为了提高管理人员对学习信息化的积极性,应当引入市场管理机制,施行奖励惩罚方法,并把有关信息化知识的掌握纳入考核的范围中,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对考核结果较差的人员进行惩罚;还应当把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图纸审核、方案拟定等环节里,进一步确保信息化在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落实;在对施工结果进行验收的时候,采取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提高施工质量的验证。
4.2引进信息化管理人才及培养
当今从事我国建筑行业的群体规模逐渐增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群体,而专业的人才占据了很少的一部分,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显得非常的紧迫。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重视,对信息化人才的引用和培养工作;为了提高整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对人才招聘的时候,应当要求求职者具备专业的知识以及较高的职业素养,对应聘者的工作经历、时间进行严格的审核,优先任用具有相关实践经验的人员,通过层层考核之后,才能留任,这样能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更能满足企业实际发展的需要。对企业现有的管理人员要进行培训,培养信息化技术方面的知识,在培训的时候应当聘请专业方面的专家进行指导培训,且要求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观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指导纠正,更能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在对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的时,需要聘请权威专家或者团队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是否达到使用标准,进一步保证信息化管理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4.3创建健全的集成化信息系统
工程管理的品质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项目的品质以及施工周期,目前国内建筑工程项目愈来愈多,同时建筑规模也愈来愈大,因此信息化现代建筑管理就更加重要,其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全方位的对工程项目实行管理工作,同时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投入,利用信息化管理软件更可以显著提高管理效率。基于此,相关科研人员应该加大工程管理软件的开发力度,根据我国建筑行业实际需求,创建起健全的集成化信息系统来提升信息化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效果。
4.4优化管理模式
优化管理模式指的是管理人员要放弃固有的管理模式,科学选取适合自身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筑工程项目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错误都可能造成严重影响,而同时对各个环节实行管理具备较大难度。基于此,建筑单位应该采用信息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信息化的高效性、分析能力、整合能力等优势,对各项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做到防患于未然。
总之,总的来说,在建筑施工中,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能促进建筑行业快速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应当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在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能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及质量,通过科学化管理施工过程,促进建筑行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先甲,袁睢秋,林镇周.建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研究综述[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17(01):1-12.
[2]刘放,柳涛.信息化视角下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优化策略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7):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