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语文微课教学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3期   作者:黄海雪
[导读] 微课是以日益成熟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为基础,借助简短的视频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学习问题,具有较强的使用优越性。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微课教学为切入点,分析微课及其特点,从教学资源与教学情境及教学重难点等方面,探讨做好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为提升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有效性予以参考。

黄海雪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中心小学
【摘要】微课是以日益成熟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为基础,借助简短的视频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学习问题,具有较强的使用优越性。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微课教学为切入点,分析微课及其特点,从教学资源与教学情境及教学重难点等方面,探讨做好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为提升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有效性予以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特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06-0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新课改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不断深化,加快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更受重视。微课教学是指在围绕课程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的基础上以视频为载体开展教学工作;也是一种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与常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教学有效地打破了时空限制,更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到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通过运用微课的形式开展语文教学,创设更加真实且客观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性,对提升语文课堂的灵活性与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微课及其特点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更加深入,创新语文教学技术与模式对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有利,突显出将微课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简短而内容丰富的视频是微课教学的重要载体,主要是利用音频与视频及图画等全方位且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表现出较强的教学灵活性。微课教学是一种值得探究与实践的新型教学方法,而传统教学方式是开展微课教学的基础。考虑到教学课堂有限且教学时间的宝贵,为了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需要将微课的时间控制在几分钟之内【1】。
        一般情况下,视频时间将控制在5到10分钟左右,围绕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或难点进行微课视频制作,结合教材与微课视频进行重难点知识的细化讲解,掌握好教学节奏,实现教学内容及环境的自然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时间短与内容少及情景化是微课的主要特点,在控制好视频时间与内容设计的基础上,利用微课教学创建适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一个自主且宽松的氛围里学习,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电脑与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便捷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以提升微课教学质量。
        二、如何做好小学语文微课教学
        (一)挖掘生活化素材,丰富教学资源
        新课程标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贯彻落实,推动语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而微课教学对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体现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这一新形式的重要性。微课是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教学方式,改变了从传统语文教学中以教师口述为主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更具吸引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考虑到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需要,以及小学生普遍的学习特点,为了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积极探索微课的使用方法与技巧,正确认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发展,将微课和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挖掘生活化的教学素材,融入到微课的制作中,丰富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通过微课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让语文教学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利用微课突破条件与资源对小学语文高效教学造成的限制,生动形象地展示语文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微课教学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精髓进行全方位展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结合语文教材与微课内容,在语文课堂上提出一些有着创新思维的议题,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主旨,真正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
        (二)利用微课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方式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手段落后,无法再现课文内容,很多课文中描述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无法触及,学生不能身临其境,对文章内容理解不透彻,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吸收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像一些自然环境的描述,如高山流水、鸟语花香等等,都是特别美妙的存在,但是受限于教育条件等问题,很难让学生们理解课文。然而,微课的出现为创设情境提供了可能。通过微课的再现功能,让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例如,在教学《长城与运河》时,虽然作者描绘得特别宏伟壮阔,但是这始终停留在字面的描述上,无法真正感受到这令人惊讶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但是,有了微课不一样了,什么都可以在其中展现,巍峨秀丽的长城、高山流水、波涛汹涌、宁静致远,都能在其中很具体地展现出来,能直接给孩子们最直观的体验,不仅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和理解,更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种帮助,方便老师们的教育,推动教学更进一步。
        (三)利用微课设计教案,制造感官及视觉冲击
        微课技术的运用优化了教师的备课。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通过制作精良的微课课件来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生动有趣的课堂,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增加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使其更好地集中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并且在课后能够灵活运用,增加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但是,如果老师还是只是用平淡的语言枯燥无味地进行教育,那么就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同学们上课倍感无趣,不能集中注意力,老师教得也很乏力,这可真是事倍功半。
        所以,良好的语言也是特别重要的,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把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提高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甚至可以配上背景音乐来帮助引导孩子们进入教学氛围。例如在讲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就可以利用微课载入一些悠扬的笛声,让孩子们被带入古时候的那种环境之中,配合着唯美的图片,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诵,能够让孩子们深刻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2】。
        微课教学有着较强的应用优势与特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通过挖掘生活化的教学素材,优化整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利用微课进行适宜教学情境的创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微课的积极性作用,形成系统且科学的应用体系,有效突破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善玉.浅析如何做好小学语文微课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4):106,111.
【2】高如梅.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外交流,2018(13):218-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