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开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中国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国家物质基础的逐步巩固,对建设项目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建设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与此同时,由于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缺乏有效性而产生的工程事故也屡有发生,对工程企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会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对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通过BIM技术的有效应用,加强安全管理力度,为工程施工提供良好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BIM技术;应用研究
导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和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建筑数量的增加,城市中出现了一些高层和大型建筑。建筑结构复杂、施工环境不稳定、施工人员技术低等因素给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涉及人、物、状态和环境的管理和控制。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是通过安全管理策划、指导和决策,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状态。BIM技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具体包括建设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施工、实际运营以及各个环节的建筑结构、成本、质量、进度等,目的是让信息实现共享,同时构建统一的数据源,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从而实现信息的协调管理,防止出现因沟通问题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1BIM技术概述
BIM也称为建筑信息模型。主要是为建设项目中的所有数据建立三维信息模型,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搭建共享平台。模拟施工项目将在施工前实施。BIM技术在建筑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它不仅具有仿真和可视化的特点,而且具有动态的优点。现代建筑在结构上通常比较复杂,建筑中相关的数据很多,如果不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无法将信息有效地集成,进而给整体规划、施工和运营带来影响。另外,在整个工程项目从方案制定到实际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利用BIM技术将信息集成,并传输到三维模拟数据库中,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运营维护单位等都是通过BIM技术建立的共享平台针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采取实时的掌握和监控。由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在施工安全管理上应用BIM技术,可以给施工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可视化平台,结合具体施工进行实操模拟,将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优化,让管理的难度降低,防止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提升建设工程效率,保障建设工程项目质量。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当前状况分析
目前,国内建设项目安全事故发生率很高,加强社会建设安全管理刻不容缓。国家和企业要共同努力,提高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制定相应的工程管理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建设项目的管理机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高发可能是如下几点问题的存在:
2.1缺乏安全意识,责任未能落到实处
近年来,国内建筑工程事故频发,原因之一是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不够,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成为建设项目的一员。为了追求工程进度的快速完成,一部分企业降低了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强行缩短工程建设时间,没有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位,造成管理人员的懈怠,安全事故很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企业太过注重与经济效益的提升,忽视安全监督管理,导致了施工现场各种问题的出现。
2.2管理方法太过传统,技术设备落后
目前,许多企业在建筑业领域具有丰富的传统安全管理经验。然而,这些管理经验在现代开始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企业管理思维陈旧、僵化,缺乏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使得企业整体管理技术水平较低。在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建筑形态日益复杂多样,施工难度随之大大加深,若继续采取传统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式不仅无法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而且会遗漏很多安全隐患。而且传统的管理方式效率低下,还会加大工程的成本投入,工程还需要更多的检修投入。建筑工程难度增加,安全管理方法与技术设备却依然落后,这无疑将造成更多的安全事故。
2.3缺乏完善的法律
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关系到我国长期以来对效率而不是安全的重视。虽然有相关法律对建设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进行规范,但由于建设项目的情况多变,原有的法律法规往往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导致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漏洞无法及时填补,使建设各方主体有机会利用。比如说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低成本,采取低价竞标的形式,减少施工时工程安全的投入,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多发;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存在违法承包工程的行为。可以发现,法律的不健全让安全事故有了萌发的摇篮。
所以应该及时填补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漏洞,定期完善来保证工程的安全实施。
3BIM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协调设计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建筑结构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建筑结构的设计将涉及更多的内容,因此需要协同设计工作的支持。在传统情况下,没有统一的二维CAD平台,无法完成协同设计,无法共享不同的专业数据。但是当前使用BIM技术,可以使建筑设计实现三维,在三维设计模型的辅助下,使不同专业在一个模型之中进行协同工作。比如,建筑设计专业可以完成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工作等。而其他专业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中间模型处理器,对建筑模型进行修改,使信息传递及更新的速度得到提高,实现信息共享,减少出现的安全事故问题。
3.2增强可施工性
通过运用BIM技术,可以对建筑工程中不同的系统空间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在实际施工中,如果建筑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没有沟通,且设计人员没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就没有考虑施工中的困难。而使用BIM技术,可以使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交流得到保证,从而使建筑设计图纸的可实施性得到提升。
3.3用于数字安全培训的BIM技术
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该技术可以准确地确定施工升降机出口与外框之间的距离,使施工更加安全。利用该技术可以准确地模拟施工现场,确定有效的相关信息,改进和完善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该定期培训所有的技术人员和相应的建筑工人,尤其是还应加强对BIM数据库的数字安全培训,以便建设者和管理者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此外,想要合理地应用BIM技术,就需要加强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时使用大型建设设备的能力。传统的建筑安全管理模式还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相应地完善,并与现代管理方式相结合,以有效地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有建设单位完全意识到BIM技术的重要性,才会使得现场管理人员和工人可以更好地了解施工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隐藏的安全问题,并确保施工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高人员培训的有效性。简而言之,科学的管理技术和合理的培训课程是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效率的关键。
3.4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必须根据施工方案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施工前应用BIM技术的安全技术管理功能,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同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存在的风险因素,全面分析施工过程中人员、材料的施工配合。与传统的技术交底过程中的纯文本记录方式不同,在设计方案审核与技术交底工作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利用其3D模型与施工模拟功能,更好地进行安全风险分析,以便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提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要点,促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3.5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培训管理
在建设项目施工前,需要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工作。在本次工作中,应用BIM技术可以直观地展现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提示存在的风险因素。在施工安全培训中展示这些风险因素,有利于相关技术人员加深对这些风险因素的认识,规范操作,提高相关操作的高度标准化,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与此同时,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针对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在施工开始前做好应急预案演练,使参与施工的人员更好地掌握应急预案,使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获得更好的效果,有效地降低风险因素对建筑过程造成的影响,减少因此产生的损失。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积极应用BIM技术,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信息技术支持,有效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一杰.探究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24.
[2]毕建军.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8):154.
[3]吴智明.建筑施工企业推广BIM技术的对策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6,38(12):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