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支架施工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张园园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各类别事故中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发生较多,且易发生群死群伤,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安徽省蚌埠市  233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各类别事故中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发生较多,且易发生群死群伤,死亡人数居高不下。自2018年以来,国家及省陆续发布了37号令、31号文及安徽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施细则,由此可见,从国家到省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达到了新得重视高度。高支模作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之一,对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应用广泛,危险性高,易造成群死群伤。针对模板工程施工,结合本人长期在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项目施工管理经验,从构配件要求、安装流程等方面对模板支架施工技术进行阐述探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一、构配件要求
        1、钢管;模板支架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其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1)碳素结构钢,GB-T700中抽检数量为每750根为一批,每批抽取一根,钢管外径不小于48.3mm,壁厚不足2.75mm的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壁厚在2.75-3.00之间的在施工现场限制使用,不得用于承重构建,壁厚在3.00-3.24之间的在施工现场按实际材质进行设计使用,钢管壁厚在3.24-3.96mm之间的允许在施工现场按标准材质使用;(2)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抽检,抽检数量为百分之三,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得有裂缝,硬弯,毛刺,压痕,深的划道,及严重锈蚀等缺陷,严禁打孔,钢管使用前必须涂刷防锈漆,
        2、扣件;扣件应有产品生产许可证,质量检验报告,产品质量合格证,复试报告,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1)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纹,变形,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
        (2)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可调托撑;
        (1)可调托撑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2)可调托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抽检数量不应小于千分之三;
        (3)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小于5扣,螺母厚度不小于30mm,支托板厚不小于5mm,变形不大于1mm,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小于6mm,抽检数量为3%,支托杆有裂缝的严禁使用。
        二、安装流程
        平整作业面,弹线,铺设垫木,放置纵向扫地杆,竖立杆,装设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固定,安装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搭设第二步架第三步架,随搭设进度及时安装连墙件和剪刀撑,安装可调顶坡,调整标高。
        三、构造要求
        1、基础
        模板支架基础应坚实平整,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能承受支架上部全部荷载,模板支架基础应采取排水设施,并因排水畅通,当支架设在楼面结构上时应对楼面结构强度进行验算,必要时应对楼面结构采取加固措施。
        2、扫地杆
        在立杆底部距地面200mm高度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向横向的程序设置扫地杆,当立杆底部不在同一高度上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的延长不少于俩跨,高低差不应大于1m,立杆距上部边坡边缘不得小于0.5m。
        3、立杆
        立杆的纵横间距步距应符合专项方案要求,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严禁将上段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杆上,相邻俩接杆的对接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距支撑点的长度不应大于0.5m,当支架立杆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杆周边外侧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步节点,当露天支架立柱为群柱架时,高宽比不应大于5,当高宽比大于5时,必须加设跑撑或缆风绳,保证宽度方向的稳定。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4、水平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底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及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杆。


        5、紧固力矩
        扣件螺栓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当模板支架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²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时,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紧固力矩,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时,还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对梁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
        (2)水平杆,1当层高在8-20米时,在最顶部步距俩水平杆之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2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俩步距俩水平杆中间应分别加设一道水平杆,所有水平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剪刀撑,
        (3)剪刀撑,1在模板支架立杆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应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间的顶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当建筑层高在8-20m时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俩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部位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3当建筑层高超过20m时在满足以上规定的基础上,应将所有之字斜撑全部改为连续式剪刀撑,
        (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小于俩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四、拆除要求
        模板支架拆除前,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规定要求,模板支架拆除应按后置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当水平杆超过俩层,应首先拆除俩层以上的水平杆,在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杆时,应和拆除立杆同时进行,当拆除4-8m的梁下立杆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的分别先向俩端拆除。
        五、注意事项
        1、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2、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作业时严禁打闹嬉笑,酒后作业,严禁垂直交叉作业,严禁将废料直接向下抛弃,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应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3、作业时,施工层以下每隔10m应用水平兜网封闭。
        六、常见模板支架问题
        1、模板支架搭设前,未对基础进行处理,其承载力达不到要求;
        2、模板支架基础不坚实,平整,支架底部未按要求设置底座及垫板
        3、模板支架搭设过程中,纵横向扫地杆未按要求设置到位,一方向缺失;
        4、模板支架梁底立柱为独立支撑,未与内支撑体系连成整体,在浇筑顶板混凝土过程中,导致支架立柱严重变形;
        5、梁底支撑立杆未与支模系统同步搭设;
        6、模板支架搭设时,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杆上;
        7、相邻立杆接头在同一步距内,对接接头未按要求进行有效错开;
        8、边梁的外支撑立杆未与内支撑模架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且纵横向扫地杆缺失;
        9、可调顶托自由长度大于200mm,偏心受力;
        10、可调顶托支托板上未按要求背双钢管;
        11、模板支架搭设过程中,钢管立柱顶部使用的空心可调顶托;
        12、模板支架搭设时,架体上部自由端高度大于500mm,上部缺失一道纵横向水平杆;
        13、模板支架搭设过程中未按要求设置剪刀撑;
        14、后浇带的支撑体系未单独设置,存在拆除后回顶现象;
        15、模板支架与外脚手架连接在一起;,
        16、作业时,材料集中堆载,荷载过大;
        17、模板支架搭设过程中,人员高处作业,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
        七、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支架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意义重大。在工程建设中,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模板支架施工技术,相关人员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严格按照方案及规范标准作业施工,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保障作用,从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确保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和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曹汉卿.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9(1):98-99+101+107.
        [2]赵军.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