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兴趣教方法强训练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熊文婷
[导读]

熊文婷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小学  湖北  十堰  4420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203-01

        学好汉语拼音,牢固掌握其声、韵、调的拼音方法是学习汉语拼音的关键,也是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奠基工程。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集中的汉语拼音是相对单调、抽象和枯燥的,如何落实新大纲精神,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更好、更轻松地学习汉语拼音呢?我的体会是:
        一、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好知识的首要因素,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充满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通过几个月的实验,我感到,人教版实验教材综合性强,内容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儿童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发儿童智能的一把金钥匙。学习拼音较单调、枯燥,课堂上我们就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把游戏、表演、儿歌、故事等手段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中,让儿童的脑、眼、口、手并用,在兴趣盎然中掌握一个个抽象的汉语拼音字母,乐学好学。
        歌诀法:我根据新教材上每个字母都配有形象、生动、极富有童趣的插图,编一些歌诀,让学生们学习起来容易,记得又清晰。如:b和d面对面,b、p都是右半圆;两个门洞m、m、m;一个门洞n、n、n;小棍赶猪l、l、l等。
        观察法:利用课本中那些精致而传神的插图教儿童学习发音,记忆每一个字母的字形。教单韵母“a、o、e、i、u、ü”时,我先引导儿童对照插图,启发儿童说出字母与图的哪一部分相似。如“a”,正是图中那个小女孩的头和一条小撅辫儿。我找了一名梳着小撅辫儿的女孩侧身站在讲台前,指指女孩儿那圆圆的脑袋,再指指那条小撅辫儿,然后让儿童回答出“a”字母像不像这个女孩圆圆的脑袋和小撅辫儿,此时,儿童高兴地说出:“‘a’真像X X的圆脑袋小撅辫儿。”抓住时机,教学生说一句顺口溜:“圆脑袋撅辫儿a  aa。”以此加深儿童对“a”字母字形的记忆。
        游戏法:六七岁的儿童,特别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组织他们做拼音游戏,如:“找朋友”、“摘果子”、“夺红旗”等,让孩子们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表演法:适当采用形体语言教学,让他们用手或肢体做一做字母的形状,化抽象为形象,从而达到乐学、愿学、主动学的目的。



        听故事:形象的画面,趣味盎然的故事,会深深地吸引学生。在教学中,我常配上音乐,读些儿歌,讲些故事给学生听,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放松自己,发挥创造力,锻炼识记能力。
        二、教给方法,授之以渔
        在拼音教学中,如果总是授之以鱼,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怎么读、怎么记,久而久之必定会造成学生的厌恶情绪。怎么办呢?那就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求乐趣。汉语拼音音素的结合和音节的构成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在音节的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声、韵成音的规律,熟练掌握拼音方法,对比类推的方法,使之达到自主学习拼读音节的目的。
        初入学儿童的思维还带有很大的抽象性和形象性。拼音教学时,教师可用语言、插图、故事、表演等手段把学生带入情景,从而愉快地学习拼音方法,往往能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两拼音节时,可先分别用图片出示声母和韵母,然后演示两音相碰成一音节,再教给拼音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教学三拼音节时,便采用“三拼音,要记牢,中间介音别去掉”的歌诀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
        三、强化训练,学以致用
        拼音是一种技能,因此单教给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让学生掌握音节的拼读方法与规律,并能较为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
        多看:让学生看图,认真观察,对字音或音节有一个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和发音。
        多听:听录音范读,听教师范读,体会发音方法、发音部位和声音特征。
        多读:学生在听的基础上,进行拼读体验,同时教师在听学生拼读的过程中,不断纠正拼读中的差错,从而达到发音准确、标准的目的。读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领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读、大声读……不断变化读的形式,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读音练习中掌握拼读方法。
        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孩子们学习汉语拼音,掌握拼读音节的一般规律后,教师要适时创设情景,让他们能用所学的拼音知识,体验到获取新知识后的成就感,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教材中每课汉语拼音后都安排了全文汉字注音的儿歌训练,并用红色突出了本课所学字母,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读来朗朗上口的儿歌,除了让学生读读背背,还可以跳一跳、演一演,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拼读能力得到巩固、提高,从而逐步达到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的目的。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善于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乐中激情,情中诱思,思中求知,方可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