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市政工程中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王炜
[导读] 摘要:市政工程中的路桥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身份证号码:33060219901214XXXX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市政工程中的路桥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公路桥梁施工技术难度大,涉及到许多专业技术问题。这一过程相对复杂,施工现场交通流量小影响大,且会随着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而变化。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环境条件。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影响路桥的施工质量,给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危害。因此,搞好施工技术管理势在必行。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导言
        随着市政道路建设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防水性能,为驾驶员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驾驶环境。沥青表面处理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对提高沥青路面的耐磨性和大气效应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加强沥青表面处理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市政工程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问题分析
        1.1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原因
        路面不平。由于施工工艺的原因,质量问题现象更加突出,沥青分布不均形成油脊。面层与基层结合不良,基层局部强度不足,产生坑现象。
        路基、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是路面的基础,导致路面不平整的最迅速、最严重的发展。基层平整度差对路面平整度有重要影响。它不仅严重干扰了正常交通,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的发挥,而且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1.2道路桥梁钢筋锈蚀原因
        钢筋的使用质量不仅影响路桥的使用功能,降低使用寿命,而且危及人身安全。目前,公路桥梁钢筋锈蚀问题日趋严重,钢筋锈蚀问题十分复杂。主要原因是:钢筋原材料质量不高,钢筋保护意识不够;使用环境存在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钢筋不能按要求进行涂装,施工管理不善,钢筋防腐设计不到位实现。此外,在钢筋的储存、运输或安装过程中,涂层也会受到损坏。钢筋的使用寿命对路桥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严重影响路桥的使用功能和安全。
        1.3道路桥梁出现裂缝现象
        路桥裂缝会对桥梁的结构稳定性造成破坏,降低桥梁的使用强度,不仅影响路桥的美观,还会带来安全隐患。这样的桥很容易发生事故。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使用不合理、原材料质量不高、未注意混凝土强度等级、未按科学配合比处理混凝土、未按正常程序配制混凝土。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中长期存放不当,使用时不注意路桥的必要养护,造成裂缝。
        1.4桥头的跳车现象
        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是台背回填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路基工程质量不高,强度达不到标准,造成下沉现象,导致桥头跳车。路面的渗水导致路面基层的软化。填筑前,桥头路堤未清理干净。填料含水量过大且不合格,导致软土路基处理不彻底。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完全满足相关规定和要求,导致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桥头跳车现象。
        2桥梁工程前期整体必要施工准备
        2.1熟悉图纸
        熟悉图纸是做好施工工作的首要前提,要组织参加桥梁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做好后期施工的技术准备;图纸会审,并及时将错误、遗漏和不清楚部分以书面形式提交编制和设计。
        2.2计算工程量
        熟悉图纸后,要对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材料制定更准确的需求计划,准确计算数量,以便项目部物资供应部门按计划做好材料、材料供应的准备工作。
        2.3其他准备工作
        首先是混凝土的制备。商品混凝土的使用,应做好各种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事先与有资质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联系,报监理人批准。另外,由于现场前期有一些机械土石方施工,项目部应做好土石方施工的协调配合工作,确保兼顾大局。


        3道路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钢绞线的选择
        在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中,钢绞线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它将对整个市政路桥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做好钢绞线的选用工作,能够有效保障我国市政路桥施工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相关管理人员来说,对钢绞线进行严格的管理非常重要,主要是做好钢绞线的采购和钢绞线施工过程中的维护管理,确保其应用更加顺畅,促进路桥整体建设用钢绞线保护。此外,钢绞线的选用也能体现出经济型的预应力技术,主要是因为钢绞线具有很高的韧性,既能控制市政路桥施工成本,又能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大大提高。这样可以体现钢绞线在市政路桥工程预应力技术应用中的优势,节省约三分之二的建筑材料采购资金,达到预期的市政路桥建设效果。
        3.2设计预应力机制
        预应力机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完成布图工程,以保证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效果。施工企业要加强预应力机构的设置,对不符合我国实际发展的部分预应力机构进行改进,确保我国路桥施工的安全可靠。另外,应特别注意搭接线施工中不能采用预应力技术。控制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中的应用时机,提高市政路桥的抗风险能力。
        3.3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简单易行是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的一个重要优点。在使用过程中,可减小结构内力,卸荷加固,不影响道路行驶。这样就可以确定桥梁结构的受力方式,显著提高结构整体的抗裂性和承载力,从而大大改善桥梁结构的受力状态。为了满足加固桥梁结构的承载要求,外索通常采用折线形式。另外,它还可以满足梁正截面的抗弯强度,并促使抗剪强度达到相关标准。外索材料主要由槽钢、粗钢筋和无粘结钢绞线组成。在展开过程中,可以达到负载标准。同时,提高了在用主梁的工作性能,不断减小市政路桥连接处的裂缝宽度和挠度,使市政路桥结构的耐久性显著提高。
        3.4养护作业
        除乳化沥青面层处理施工外,其他沥青面层处理施工完毕后可通车。但是,要做好保养工作。在道路工程两侧,准备粗砂和砾石作为养护材料。单层或双层施工方法与三层沥青表面处理相同,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封层施工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浸入路面层或路面基层,引起路面病害。为此,应设置密封层,以控制密封层的表面间隙。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作业管理,及时做好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查,对不合格工程及时返工。
        3.5施工常见病害的处理方法
        针对沥青路面处理施工中常见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具体如下:(1)油底壳。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过度使用沥青引起的。由于油料过多或矿物材料缺乏,再加上施工环境温度较低,路面尚未形成,嵌缝材料流失,使表面油污增多。针对这一问题,根据溢油程度,可采用适当的矿物材料进行处理,合理摊铺材料,并按照先粗后细的原则做好路面养护。如果路面已形成软层,可选用粗矿料,用压路机压入。(2)麻面。麻面或松散病害主要是由于沥青用量少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要做好水害防治工作,如开挖、清理等,及时排除地表水,降低地下水位,并使地表恢复原状。
        结束语
        市政工程路桥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适应现代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需要,保证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应从市政工程建设技术水平入手,减少因道路工程质量问题引发的交通事故。只有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路桥质量,才能更好地推进市政工程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李伟.探究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18(03):197.
        [2]时海平.市政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与方法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12).
        [3]张琦,刘云浩.市政工程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8(06):65.
        [4]高伟.探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问题[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8(02):2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