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理论与发展战略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罗海伦
[导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家教育部以及各级教育厅、学校都根据具体文件指导内容,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阐述了疫情防控期间内在线教育理论特征,并提出了发展方向战略性步骤。
      
        云浮市第一小学  广东 云浮  527300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家教育部以及各级教育厅、学校都根据具体文件指导内容,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阐述了疫情防控期间内在线教育理论特征,并提出了发展方向战略性步骤。
        【关键词】疫情防控期;在线教育理论;发展战略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各地区蔓延开来,而这次突发疫情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给我国经济发展、国民教育等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全国教育系统为了与新冠肺炎进行长时间的对抗,对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落实情况异常重视,教育部号召中小学实行“停课不停学”的策略,所以在线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大爆发,一时之间直播教学成为了主流教学模式。
        一、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理论的特征
        (一)主体性
        在线教学一定程度上使教学方式、管理模式、资源利用、空间属性得以全方位的开放,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形态下的阻隔实体空间的情况,真正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存在着,并接纳社会全方位评价、检验与批判。资源持续开放,可使学生在学习指导中收获切实有效的帮助,在这一阶段,不仅仅需转变学与教模式,同时还应将教学管控、学校管控、学习管控以大数据等可视化途径展现在学生面前[1]。
        复杂性
(二)        首先由于互联网环境和技术本身具有复杂的特性,使得无法保证在线教学环境长时间处在稳定状态下,致使在教学和信息传送过程中易出现网络中断、延迟情况,体验感的缺失有时促使其不得不舍弃这一教学模式;其次教学实践过程也具有复杂的特性,在线教学模式需将学习者放在中心位置上,但由于在线教育理论本身并不完善,实践系统能力存在局限性,而教师需在教学全过程中面临技术、工具、资源挑选等情况,因此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致使教学整个过程无法保证系统完整。最后是教师群体具有复杂特性,教师本身对学科专业化掌控程度、综合素养与教学能力等是保证在线教学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要素,但也有可能出现反向性效果,产生制约等问题[2]。
        (三)目的性
        在线教学终极目的,主要表现在其本身是否符合学校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其次表现在需确保在线资源、课程、检测、教学标准等起到一定的依托效果,在线教学目标,作为以学习者为中心思想的高度表现,显露出学习阶段代替教学阶段的功效,与传统实体空间模式教学相比,达到的效果应高于其本身属性特征,对教师教学传统讲授型模式进行彻底改良。


        二、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发展战略路径
        (一)组织管理化
        在线教学进行组织模块化管理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案、学习成效、课程内容、教学过程等多个层面上。教师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挑选时,不仅指的是图片、文字、音频等具有碎片特征的资源挑选,而需在这一阶段中,依据在线学习具体特征为学生带来体系化中将原本教学活动和内容进行再组织管理呈现出的资源课程化模式,促使学生在认知层面可建构出更为系统化的模式。已确认教学课程具体内容的前提下,需制定周密严谨的教学方案,把目的、需求、进程、内容等相互融合,若在线教学没有明确教学策划方案和课程教学内容,其教学整体质量是较难保证的。教学阶段,需对学生采取高效组织模式化管理方法,包含上下课签到与点名(在线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实名注册方式登录),及时总结学生情况,课上与学生产生有效沟通等。实时掌控教学进度、过程、内容,从而为在线教学整体学习成效奠定夯实基础[3]。
        (二)互动及时化
        在学生与教学技术与资源产生交互阶段,需以数据显示形态为基础,第一时间给到每个学生系统化的反馈,使学生即使不能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但也知道教师在实时关注着自身学习情况。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在线学习交流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教师需具备教学临场感,让学生身临其中,营造出学习氛围。教师需保持指引清晰意识,比如在传统室内教学中,教师可说请翻到教材的下一页,而在线教学模式中,需清楚表达出具体页数,而不是叙述的过于泛泛。其次,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在此期间加入一些具有过渡意义的话语,过渡话语包含问题导向、提醒、要求等语言,教师需提前做好设计准备,在适宜时候插入进去。第三,在线教学交流过程中,多叙述一些具有表扬和鼓励意义的话语,从而调动学生正向积极性,使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一直在学习状态中。在教师安排学生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需明确每个学生,在小组内承担的角色、职责属性定位,从而使民主平等机制得以体现出来,学生可多叙述一些自己的见解。
        综上所述,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因为其处在教师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要分支部分中。一直以来,学校更多时候会将教学模式集中在线下教学中,而线上平台的教学、资源只是作为辅助作用存在着,因此对其网络全方位覆盖的认知存在缺失。而在疫情防控期间内我们发现在线教学模式能力的构建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教师需对小学学科课程深入理解,并提升自身对教学设计、课程布局的基础能力,尤其是教学方案设计构建能力。
       
        参考文献:
        [1]丁书林.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在线教学的主要原则及实施[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0(3):3-7.
        [2]雪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教学活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以人大附中丰台学校初二年级为例[J].2020.
        [3]贾建国.课程视角:疫情背景下的在线教育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