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李春芳
[导读]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语文教材在知识方面,适当降低了难度,更加注重其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澜沧县第三民族中学  云南 普洱  665699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初中语文教材在知识方面,适当降低了难度,更加注重其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为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必须加强对课堂提问环节的重视。提问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钻研以加深理解的教学语言形式。巧妙设问,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提问在语文课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提问,不断提高提问的艺术性呢?本文就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现状;策略
       
        课堂提问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提问方面的技巧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提问,能够建立起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理解力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思考。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掌握提问的技巧,借巧妙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以保证有效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现状
        (一)提问次数缺乏合理性
        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过多或者过少的提问都是不合适的,合理的提问次数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教学任务,因此,讲授的部分往往占用较多时间,提问自然就变少了,难以达到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二)提问方法不够恰当
        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对学生的了解也不够彻底,因而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提出的问题太过浅显,叙述问题模糊不清,回答性语句使用过多等现象,导致学生无法清晰地把握知识脉络,对语文知识的重难点很难分清,这显然难以实现提问的目标。此外,还有提出的问题太过繁杂,学生抓不住问题的中心,不知道该从哪答起,很容易出现厌烦情绪。教师提问缺乏技巧,设置问题与教材内容关联性不强,对于问题的难度和深度不能很好地把握,致使学生难以较好地理解语文知识。
        (三)问题答案处理不合理
        教学中,如果遇到有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正确,教师便会向其他学生提问,直到有学生回答正确为止,如果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说出正确答案,那么教师会直接将其公布,很少会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帮其分析哪里有错、出现错误的原因等等,没有将错误有效利用去分析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掌握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处理问题答案是不恰当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合理把控问题数量及分配好时间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一定要注意对提问数量的把控,结合教学重难点设计问题,合理控制问题数量,不要设计太过繁琐的问题,提出问题后,结合其难易程度,给学生留出合适的时间去思考,如果问题难度不大,可以留出1-3分钟让其思考,如果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应适当将时间延长。
        (二)创新设计问题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并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设计提问内容,提出有思考和探究价值的问题。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其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实践能力等的提高,避免形式化提问,且提出的问题层次偏低。要对问题设计的情境进行创新,以有效提高学生兴趣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如教学古诗词部分的内容,在对一些重点词句进行讲解时,可以设计与之相关的写作背景的知识的问题,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深入挖掘知识的兴致,借助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同时实现良好的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三)问题答案的有效引导
        对于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在解答上存在困难,教师不可将答案直接给出,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对提问方式进行灵活调整,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其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再进行点评或者继续提问,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深入地理解知识,并加深记忆,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解决。
        (四)设计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
        提问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多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总之,提问是构成整个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还能激活学生思维,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地理解知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提问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的环节,需要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总结经验,在提问的次数、方法、答案的处理上更加细致化,真正发挥出课堂提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庆奎.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7(4):107-108.
        [2]唐维益,邓玲.漫谈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技巧[J].读书文摘(中),2016(8):177.
        [3]袁成.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研究[J].文理导航,2018(25):30-30.
        [4]庞鹏飞.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魅力中国,2018(6):221.
        [5]田忠全.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J].幸福生活指南,2019(13):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