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中长跑教学中体育心理学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周云勇
[导读] 新课标的出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让素质教育成为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共识,也让如何通过学校教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当前学校教学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学体育教学的角度,通过对体育心理学内涵;我国现阶段中学体育中长跑教学中,体育心理学应用的实际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应用体育心理学

      
        鲁甸县火德红中学  云南 昭通  657100
       
        【摘要】新课标的出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让素质教育成为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共识,也让如何通过学校教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当前学校教学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学体育教学的角度,通过对体育心理学内涵;我国现阶段中学体育中长跑教学中,体育心理学应用的实际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应用体育心理学提高中学体育中长跑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尝试为在中学体育中长跑教学中,应用体育心理学的教学手段,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体育心理学;中学体育;中长跑教学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整体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中学体育的学校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技巧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也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笔者尝试分析和探讨,如何在中学体育中长跑教学中,融入和运用体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达到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优秀意志品质的目的。
        体育心理学的概念和内涵
一、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1],它既是
        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教学方法。作为心理学的分支,体育心理学通过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或品质,以及心理健康等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总结体育教学中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从而为进行高效的体育教学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2]。在中学体育中长跑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和发挥体育心理学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有效促进体育教学自身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国中学体育中长跑教学中,体育心理学的应用现状
二、        中长跑教学一直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在中学阶段,男子1000M、女子800M,
        已经纳入了中考成绩,也得到广大师生对该项目教学的普遍重视;但是,中长跑项目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身体素质,而且对他们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该项目教学中的体育心理学运用,对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现阶段的中学中长跑教学实践中,中学体育教师自身的体育心理学知识往往只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缺乏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和应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本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学生制定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脱离了学生的身体实际和环境状况,让体育心理学的教学效果不理想,达不到教学目标;其次,在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评价中,缺乏对体育心理学和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状态的评价,单纯以锻炼标准和考试成绩进行评价,因此造成教师缺乏主动运用体育心理学进行教学、积极培养和提高学生意志品质的教学动力。
        三、在中学中长跑教学中,应用体育心理学教学的策略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新课标对学校教学的明确要求。在中学体育中长跑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提高学生的化育成绩与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3]。
        (二)通过体育心理学在中长跑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兴趣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快速发展时期,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把握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师应结合教学和训练目标,多采取正面激励的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克服自己胆怯、畏难等心理,积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情绪、心理控制能力[4],通过每一步微小的成功获得信心和成功的喜悦,逐步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持等优良品质,并从中体会到训练的乐趣。
        (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目标
        在为学生制定学习和训练计划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和训练目标,注重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训练基础,因材施教。训练计划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中长跑成绩,避免因运动过量和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而给学生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体育心理学在中学体育中长跑教学中的科学运用,不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心理干预和引导,培养他们优良的意志品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得钧.体育心理学在中学中长跑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4):221+223.
        [2]朱小江.中学体育目标设置理论研究的应用条件及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3):99+101.
        [3]龚建华.关于“体育课堂中分层教学方法”的研究[J].运动,2016(16):44-45+119.
        [4]孙阳泰.“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中学体育因材施教研究——以不同气质类型为突破口[J].体育师友,2016,39(0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