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陈淑贞
[导读] 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初中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前语文教学形势的需求。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阅读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开展个性化阅读。通过个性化阅读的开展来吸引学生的阅读注意力,提升其阅读兴趣,使其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及学科信息,在长时间的坚持下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渐提升,为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温州市瓯海区瞿溪华侨中学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初中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前语文教学形势的需求。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阅读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开展个性化阅读。通过个性化阅读的开展来吸引学生的阅读注意力,提升其阅读兴趣,使其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及学科信息,在长时间的坚持下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渐提升,为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个性化;阅读能力
       
        阅读本身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行为,尤其作为初中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体现出个性。素质教育要求对于初中生应不断调整阅读教学计划,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进行主动的阅读及探究,实现真正的情感体验。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主动地对阅读文本内容进行探究。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开展好个性化阅读教学呢?本文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初中个性化阅读具有的特性
        (一)融入学生的个性及自主性
        在个性化阅读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将自己的个性及思想认知融入到阅读中,并能够控制好自己的阅读行为,以最佳的心态进行阅读学习、情感思考。这样的阅读学生将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行为及自主探究,主动参与进阅读中,从而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另外,对学生实施有个性的阅读教学能使其有所感悟,教学效果出人意料。
        (二)阅读过程中带有批判性
        个性化的阅读中除了带有学生的自主性,还需要有一定的批判性质。因此,不同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受到文化基础及生活环境等的影响。同时,在学习与情感思考中学生的见解也会有差异,会出现思维碰撞的现象。通过个性化阅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会得以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更加投入地参与到阅读中,对文本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深入的思考。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起来会更容易,使其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培养其创新思维。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有相关的学术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会融入自己的个性和思想认知,并能够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的控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阅读。


而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常用的阅读方法主要为以下两种:
        1.批注式阅读。批注式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的阅读,通过内容思想、情感引申以及内容归纳的方式将自己的文字感悟通过标记的方式进行阅读。这样可以给初中生更多的自主权,也能满足学生们的阅读学习需求,从而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2.探究式阅读。探究式阅读是在阅读之前教师制定好教学目标及具体的阅读内容,并设计相关的思考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根据问题从多个角度对文本进行探究,从而理解作者的情感,这样学生的情感体验会更加真实。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根据文本内容设计一些思考题:作者在描述济南的冬天都采取了哪些方式?通过对文章进行分析,你能清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吗?通过问题的设计学生们都纷纷进入了思考中,他们自由学习、自主探究,对于提升阅读素养有积极意义。
        (二)采取个性化的阅读交流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个性化的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文本内容分析中,并展开合理的情感思考。语文教师要逐渐从高层次为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为其搭建一个具有个性化阅读交流的空间,采取交流形式,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能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从而将阅读体验转化为自己的主观认知,通过情感或者是思维碰撞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理解程度。例如对初中生开展“热爱生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指导班级学生围绕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情感态度的理解,让学生们自主地探讨是如何了解生命的,应该如何更好地去热爱生命。这样一来,学生们都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并主动地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对阅读越来越感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更深入的阅读打下基础。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较,个性化阅读教学更有自主性和批判性,对于学生的主体性及多样化有了更多的关注。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不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参与到阅读中,从而逐渐提升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高晓媛.智慧学习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19(3):66-68.
        [2]林秋恋.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6):35.
        [3]仇倩.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2019(14):40-40.
        [4]乌日吉木苏.以读为本,提升语文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