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分析 吴鹤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吴鹤
[导读] 摘要:工业文明在推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稳定的生存关系,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辽宁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阜新市  123000
        摘要:工业文明在推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稳定的生存关系,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环境工程的角度出发,重新看待并认识人与生态环境的交互关系,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及污染治理举措提升空气质量,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大气污染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探析我国大气污染现状,提出相应的治理举措与路径。
        关键词:环境工程;大气污染
        引言
        在工业经济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通从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将关注重点置于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进而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带剑,换取了社会经济的短暂增长。而在国民生活品质得到有效提升的背景下,环境问题愈加严重,臭氧空洞、大气污染、雾霾污染等问题极大地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强财力和物力投入,通过环境工程建设,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一、大气污染的危害
        (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气污染将导致严重的雾霾天气,影响并危害人来的健康,甚至导致各类交通事故的出现和发生。在雾霾天气中,居民将吸入大量的有害物质,严重破坏了呼吸道原有的血液循环系统,甚至将引起中毒、昏厥等现象。而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及城市,大气污染所造成的雾霾天气将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驾驶员视野受到严重影响,难以有效辨别路况,进而为后续的行车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形成大量的臭氧空洞
        臭氧层能够有效地保护人类免受太阳紫外线的影响,提升空气质量。然而当空气污染大量出现后,大气中的臭氧层将遭到严重的破坏,进而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冰川融化,打破了生态平衡。而在生态圈层面,臭氧空洞的出现,将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影响作物收成。根据相关实验研究发现,对300多种植物进行紫外线敏感实验时,76%的植物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反应,其中卷心菜、甜瓜、大豆、豌豆、棉花等植物会出现花粉不萌发,生长缓慢等问题。
        (三)产生酸雨
        当大气中硫元素的含量超过一定数值后,便会形成酸雨,这种酸雨是二氧化硫在氧化反应后所形成的硫酸,能够通过生态界的降水过程,垂落到地面,导致农作物和森林受到损害,使皮革制品、纺织品及纸品受到腐蚀,进而降低金属防锈涂料的保护作用,污染、腐蚀建筑物。
        (四)大气温度提升
        在世界各大工业城市上空,通常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温度差异。究其原因在于大量废热被不断排放到周围的空气中,导致地面温度比郊区温度明显高了许多。虽然对人体没有直接的影响,然而,却将导致周围气候发生变化,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导致城市气候发生异常。
        二、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在社会经济得到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私家汽车的应用量得到显著提升,导致尾气排放总量节节攀升,进而成为工业废气后另一大影响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虽然私家车能够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却没有对汽车尾气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导致大气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现阶段,我国各地的雾霾天气。酸雨问题较为严重,污染程度远高于西方国家,而在全天运转的工业发展模式下,工业废气所引发的大气污染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进而影响整个城区的空气质量。此外,我国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居民还保留着传统的秸秆焚烧习惯,导致郊区的空气质量每况愈下,雾霾问题愈加严重。而根据大气污染源的表现特征,能够发现采暖锅炉和生活炉灶等设备,将耗费大量的天然能源,释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灰尘等有害物质,尤其在冬季,这种问题尤为严重。虽然我国城市地区已采用天然气和电磁炉等新型厨具,然而在其它农场地区依旧保留使用生活炉灶的传统。


        三、大气污染在治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环保意识缺乏。现阶段废弃污染是较为常见的大气污染,能够导致诸多的污染问题,影响国民的生活品质。而在污染形成机制上,工厂生产是产生并形成废气的主要源头,在日常的生产环节中,个别工厂缺乏环保意识,过于注重经济收益,从而导致污染物在未加处理的情况下,被排放到大气层中,进而造成各类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在具体环节上,工业生产没有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没有应用清洁性能源,相关政府部门在流程把控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制度完善、法制完善。其次,缺乏完善的大气污染防范体系。由于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或环境工程发展较晚,导致我国相关政府部门,还未构建出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治理计划、举措。当前的大气治理规定和制度也存在诸多的不足和漏洞,造成环境治理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和效果。此外,环保部门在大气污染监督管理上的力度还不够,难以及时治理造成大气污染的工厂或公司。最后,在大气污染防控技术上,我国环境工程起步较晚,还不能形成充分利用学科原理和工程技术,保护生态资源,治理大气污染的体系,使得相关的技术研究、发展缓慢,难以及时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和路径
        (一)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首先在工业生产层面,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大力推举清洁型、循环型能源,提倡工业燃料循环利用,加强企业的技术升级力度,提升企业在大气污染治理层面的认识。其次,根据工厂废气排放情况及产业发展状况,环保部门应帮助企业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增强企业的节能减排力度,进而通过充分燃烧燃料,降低废弃物排放的总量,节约能源,降低工业生产成本。再次,在汽车尾气方面,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改革和治理,其一是推行绿色能源汽车,引导社会大众购买并使用电动车、太阳能汽车。现阶段我国各大中小城市都将公共交通工具替换为电动汽车,使城市尾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其二,加强尾气排放处理技术的研发,深入探究汽车尾气在排放过程中所呈现的特征及特点,应用新型技术,降低尾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二)构建大气环境监控及管理机制
        首先,我国应提高对环境工程的重视力度,将所有研发精力放在环境污染检测与治理技术研发层面上,通过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及卫星技术,监控并管理我国不同城区的大气污染问题,提升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质量。其次,针对在工业生产、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大气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构建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通过制度手段,把控污染源,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最后,加强对大气污染分析技术的研发,通常来讲,仅仅凭借监控技术与管理机制,很难彻底的治理大气污染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通过研发污染分析设备,检测大气污染中的污染物质,进而优化现有的污染监控机制,帮助相关管理部门更好地追踪并把控污染源,提升污染防范质量。
        (三)建立大气污染预警和处理机制
        在传统的大气污染问题上,我国通常采用较为被动的治理举措,即在大气污染发生后,及时追踪污染源,并利用制度手段,遏制二次污染。然而在大气污染出现的过程中,我国却没有构建出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尤其在雾霾、沙尘等气候问题层面,大气污染“实时管控”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将环境工程的发展重心,放在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等污染问题的治理上,研制出科学合理的处理技术,使大气污染得到及时遏制,保障国民的身心健康。
        结语
        大气污染是影响现代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政府部门应从大气污染危害、成因及污染治理现状的角度出发,探寻出全新的环境工程大气污染治理手段,提升大气污染的检测、治理、预防能力,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为营造出生态和谐、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凤连.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探讨[J]. 环境与发展,2019,31(02):41-42.
        [2]冯淼.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分析[J]. 价值工程,2020,39(09):125-126.
        [3]黄飞,张子健. 关于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处理的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6(36):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