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 丁雷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丁雷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是维护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
        身份证号码:22072219890802XXXX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是维护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施工阶段,现场管理涉及到的工作内容较多,对整体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同时,建筑工程技术也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因此,优化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极为必要,这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进度、成本与安全性的重点工作,值得着重分析。本文详细分析了建筑工程技术以及施工现场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施工现场管理;现场管理质量
        引言
        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重点分析与优化。在依照规则落实建筑工程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现场管理组织规划与制度、调整现场管理形式、重点展开全方位的现场管理、积极与施工队伍沟通交流,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工作升级。
        1、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
        1)提升工程质量。一项施工项目的建设,需要经过设计、施工、验收等几个关键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提升对现场管理的质量,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质量有重要的保证意义。现场管理是质量监督权和管理监督权的结合使用,对提升工程综合质量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建筑管理方式的发展,监理制度、责任制度也相应的建立,对此,相关管理工作应高效应用科学管理模式,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2)提升工程效率。在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中,时间资源也变得愈加宝贵。建筑工程的按时完工交付,对于建筑工程总价值的保障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建筑单位应科学对工程进度进行有效控制,促使其时间成本以及经济成本都能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和管理。3)提升经济效益。建筑工程建设是耗费庞大的过程,对其经济成本以及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建筑技术进行严格的把关,促进其的质量得到可靠保障,对于提升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最优化使用建筑材料都有着重要意义。4)提升安全保障。建筑工程技术有着复杂的作业环境,其中的危险因素需要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避,才能使相关的施工的安全问题得到切实保障。因此,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现场管理工作,促进安全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2、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现状的问题分析
        (1)质量问题显著。主要表现为地基基础不均匀、局部地面沉降、混凝土结构存在裂缝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工程地基区域的土质不好(不良土、软弱土)、未对地基实施逐层回填、操作不当或是混凝土结构振捣与养护不科学等。这些问题会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情况严重时还会引发安全性问题。(2)管理措施的系统性不足。主要表现为现场管理规划与制度不完善、管理形式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部分企业虽然在当前的施工现场中展开了管理工作,但是其制度依旧需要调整完善,且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导致施工现场管理难以达到理想水平。(3)现场管理的全面性较差。部分企业当前的施工现场管理更侧重于质量与成本管理,对于进度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的建设相对忽视,管理的全面性不高。(4)与施工人员的沟通程度不足。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施工人员的配合,但是,由于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沟通不通畅,导致施工管理流于形式,未得到切实落实。
        3、强化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过程策略
        3.1科学编制现场施工组织计划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将施工计划制定出来。在开工前,一定要具体调查施工现场,结合调查结果、合同要求以及施工标准等,将科学的施工计划制定出来,从而将最终的施工组织计划书进行编制。在这一计划书中,其内容有很多,例如工程介绍、项目分工、进度安排以及节点控制等。唯有将完善的施工计划制定,才能对施工中产生的问题有效应对,使工程进度得到有效保证。


        3.2安全管理
        房屋建筑在施工过程当中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极其严格的安全保障,这不仅仅关系着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成本问题,更关系着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否。在房屋建筑过程当中施工建筑的安全性受到施工技术人员的影响,其技术人员是否能对施工技术有完全的把握,决定着施工建筑质量的安全问题,在现场所使用的机器设备是否能够进行适当的维修和检测,这些也关系着整体建筑过程中的安全问提把控。所以在建筑过程中必须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做到切实的控制,将预防放在第一位,保证施工现场建设过程的整体安全。
        3.3施工企业监管制度规范化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其要将相应的监管制度制定,唯有如此,方可使工程的最终质量得以保证。对于监管制度必须具有相应的针对性,施工环节都要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对于建筑施工来说,这一工程是非常庞大的,必须将很多的人、物资源投入,其管理难度是非常大的。然而施工企业不可以因为这样就不重视施工管理的作用,要不然将会对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大多数建筑施工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均是因为施工监管不到位导致的。科学的监管施工现场,可以有效地使施工事故发生频率有效降低,从而使施工过程规范化。
        3.4岗位激励和责任落实制度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来说,能够将相应的激励制度应用,从而使施工人员主动性提升。对于岗位激励以及责任落实制度来说,这一激励政策是十分有效的,可以把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资薪酬有效衔接起来,利用标准化的考核指标,考核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针对工作表现杰出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针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员工要进行相应的惩处。利用这一方式,有效地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使施工效率提升。
        3.5科学应用施工现场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使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得以提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严格审核施工图纸,使施工技术的科学性得以保证。以此为依托,结合具体情况来调整施工计划。针对技术层面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对其有效调整,同时全面检查图纸中的数据,使建筑施工质量全面提升。②科学的预算工程成本。全面核实建筑工程中的各个项目成本,同时对具体施工中可能增加的成本全面考虑。③强化检查施工材料、设备,健全施工材料体系,使施工过程的有序性得以保证,使设备运行平稳性有效提升。④强化施工基础设施的技术处理,科学应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强化创新新技术。对建筑排水系统、电气系统等进行科学的设计。⑤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秩序严重影响到建筑施工质量。因此,施工企业一定要强化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同时定期排查施工现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企业还要将专职检查人员设置,全面检查施工现场各个岗位。最后,还要将新的现场施工技术引入进来,使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全面提升。
        结束语
        建筑工程技术以及施工现场管理都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建筑技术的管理,对于成本控制,提升企业信誉和形象,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对此,建筑企业应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技术及现场管理,以保障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孔志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232.
        [2]田风山.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思考[J].科技风,2015(13):194.
        [3]宋鹏程.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J].科技风,2020(6):144.
        [4]石欢吉,龚书贤.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177,179.
        [5]李瑶.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的应对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9):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