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072419870902XXXX
摘要:对于每一个民众甚至整个国家而言,高质量的基础建筑工程,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设施。而影响建筑工程优劣最大的两个因素——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也是所有建筑领域内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需要考虑以及探究的重中之重。然而如今,在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前提下,建筑领域仍然存在材料选材不合理、施工制度存在漏洞、工程质量不合格等问题,这导致施工质量的不过关和一些建筑的使用寿命严重缩减,达不到当初的预期要求。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策略
引言
而质量控制,则是整个建筑领域最为重要的评判标准,只有质量合格的建筑,才是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机械化设备以及建筑技术改进的有效性。否则,就算机械化设备应用的再完善,技术领域再先进,只要在建筑质量上出现问题,那都是徒劳无功。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特征
对于工程而言,存在很多影响因素,这些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它的整体质量。比如,建造方是否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体系,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方是否真正的将规定和要求铭记于心,对于施工现场的人员培训是否到位,如果在施工进行时,对以上影响因素不能够掌控好,建筑质量出现问题的几率就会大幅度提升,同时还要注意很多意想不到的潜在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建造方在施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每一种因素存在的潜在风险,最大程度的规避各种影响因素,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此同时,建筑工程历时较长,因此其中很可能会出现很多变动,不同于其他产品的生产过程,施工现场大多数露天进行,因此天气是不可控因素,同时,施工人员也无法从开始到最后一直稳定,这就会对施工工期产生影响。在选择施工设备时,也可能会有所疏忽,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很容易出现变故。除此之外,进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片面性,在验收时,主要是通过抽查个体的方式来完成,但是个体无法代表整体,因此,并不能根本上发现质量问题,给后续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麻烦。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不仅仅要求性价比高,同时小区环境和物业等等都是考虑在内的因素,很多建筑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建筑上,多采用一些复杂的结构和新型的材料以及方式,这也就表示着建造方应更加重视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避免出现纰漏,制定科学的质量监管制度和机制,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2、现阶段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员管理的有效性较低
“以人为本”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施工项目科学管理的内容中,人员管理是基础和重点。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能使施工效率与质量获得保障,还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但是目前大部分施工单位的人员管理的有效性都较低,不仅无法保障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其综合素质也有待提升,这些问题都会给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隐患,必然会给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2.2缺乏高效的施工现场管理
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能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能确保施工的材料使用方面,施工流程方面,各类机械设备使用方面以及施工人员的分配方面等等都科学合理,从而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目前的建筑工程大部分都采取分包的方式进行,一个建筑项目往往有多个施工单位,这样虽然能保障施工周期,但是无法有力的控制和监管施工质量,发生问题时极易发生责权不清的现象,必然降低施工的整体质量。
2.3缺乏完善的材料质量控制监管措施
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提升建筑施工质量的根本。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管,不仅要积极配合质检人员的检查工作,还要结合材料各自的特性采取科学的堆放与保存方式,避免因保存不当而降低材料的实际性能。
但是目前的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监管措施不够完善,施工管理人员对材料的质检配合也只是敷衍了事,有的甚至利用自身的职权谋取非法利益,选择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更谈不上科学合理的对材料进行堆放与保存,这就根本无法保障建筑施工质量。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水平的措施
3.1建筑工程材料的选用
一个工程质量合格且完善的建筑,绝对离不开好的建筑工程材料,如质量合格,通过检测的钢筋、砂石、水泥等等。因此,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材料,才是管理人员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采购时的目标。并且,在开始动工之前,管理人员应该对采购回来的基础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测,试验其能否适应施工环境,且在此环境下能保证正常的使用寿命。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有一些虽然经过合格检测的基础材料,因为所适用环境的不同,其产生的作用或者是本身拥有的能力也不尽相同。例如建筑行业中最基本的混凝土,在适应不同的建筑模型或者环境因素下,混凝土的生产规格和使用性质也有所变化。所以,基础材料的选用对于建筑行业而言,质量标准合格仅仅只是一方面,而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根据施工模型以及施工环境预测出来的标准化材料,在规格及产品性质上的细分,需要管理人员进行提前检测。
3.2创建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机制
不少建筑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大同小异,就是其内部仍沿袭以往的管理控制模式,而原有的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进程,落实的管理控制模式势必面临着淘汰,可很多建筑企业仍然固步自封。这就导致现行修订的管理控制模式的规章制度与原有的管理内容相冲突,因此,现行的管理控制模式在落实时就会存在困难。除此之外,面临的另一困难就是与管理控制有关的制度落实不到位。很多企业虽然制定了完善的管理机制,但是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建筑企业很难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机制,首要任务应该是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创建起与管理工作相关的部门,并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及施工队伍的现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书面的形式整理健全的管理机制,让施工人员作为参考,以摆正自身工作态度。同时,管理人员在制定相关管理机制时要从各方面进行考量,从安全质量控制内容、工程质量管理机制到员工自身的奖惩制度应该一应俱全,保证各项建筑工作均能稳步运行。
3.3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建筑企业应该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以让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建筑企业应该定期聘请专业的管理导师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进行授课,主要授课内容为提升内部人员管理水平的一些措施,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除此之外,还应定期地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考核,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在这种强压之下,管理者才愿意自主地投入管理工作中。
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包括了实用性、美观性和经济性的价值水平,质量好坏不仅影响到广大居民的居住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研究,加强项目控制管理,是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发展出路。
参考文献
[1]汤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15):154-155.
[2]许金奎.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10):161-162.
[3]廖利常.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101.
[4]翟伍龙.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J].居业,2019(05):184+186.
[5]徐洁.探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门窗,2019(09):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