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建设是一个非常繁杂且高标准的项目工程。施工技术水准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年限以及运营周期等。笔者针对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施工;常见问题;优化对策
引 言
当今社会,市政工程中道路是否需要宽敞、交通是否便捷、规划是否合理和是否达到设计年限已经成为反映一座城市规划管理水平高低的标记。但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容易受到地质、天气和行政等方面的干扰,且施工环境复杂,工期要求也比较紧,同时还要顾及到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供热系统、电力和燃气系统、通讯及绿化设施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施工难度较大,工程质量也相对难于控制。因此,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针对市政道路工程设计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1.1 在市政道路纵横断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对道路整体的设计和施工是市政道路整体质量保证的核心工作,也直接影响整条道路的安全使用。在实际的市政道路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施工环境、现场施工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涉及到车行道、边坡、人行道、绿化带等。其中有大量的施工重点和难点工作,在具体的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应该以专业的能力进行多次工作审查和现场实际勘察,保证整个横断面设计的科学合理,保证获得的数据具有高度的精确性,为整个施工工作提升环境、设计、数
据等综合保证。但是现阶段实际的设计施工中工作人员往往不能全面的考虑到所有施工影响因素,无法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准确联动,因而市政道路的整体设计施工质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1.2 在市政道路交叉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市政道路的交叉口的设计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对其进行合理规范的设计。道路中的交叉口连接着不同方向的道路,因此是市政道路中比较关键的节点。但是就目前市政道路而言,对于交叉口存在一定的设计不规范的现象。市政道路设计时考虑不周到或考虑太过,导致工程不必要的浪费。以某城市的市政道路交叉口设计与实际使用情况为例,在此交叉口有着东西南北等四个方向行驶车辆,道路的设计人员为减轻该处的交通压力,在该路段设计建设立交桥,此种道路交叉口的设计能很好的减轻交通压力,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没有调查当地最大的交通流量值,造成资源的浪费现象。城市道路的交叉口路段的地下区域同样属于城市的地下管道的汇集处,例如地下水管道,若道路的设计与施工出现问题会使交叉口出现积水,不利于过往车辆的安全行驶。
1.3 行人与非机动车缺乏合理引导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加之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大,庞大的人口与巨大的非机动车辆数,对当前的市政道路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许多城市道路对行人与非机动车辆缺乏合理的引导,导致行人过街极为不方便,随意横穿街道现象随处可见,这也会增加交通安全事故,严重影响道路的利用率。
1.4 管线设计布局不合理
在市政道路之下布置了大量的管线系统,特别是一些天然气、电缆管线等,道路质量的好坏严重威胁着地下管线的安全。当道路设计单位与管线设计单位不是同一个机构时,两个单位常常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只是独立从事自己的工作,导致管线布置缺乏合理性,一旦道路由于质量问题在进行维修开挖时易对地下管线造成破坏而酿成严重的工程安全事故。
2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2.1.路面质量方面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阶段,会出现路面或路基质量下降的现象。设计质量不高,实际施工作业时没有依据设计图纸进行,设计时所依据的技术参数不准确等原因都会发生以上问题。在实际的施工阶段,市政道路的工程一般属于由市政部门承担的工程项目,相关的施工企业为图短期的经济利润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不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操作。施工时较容易出现人为控制所用材料的质量,使投入使用的道路强度不佳,承载力不够。在对市政道路进行设计时,没有勘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使相关的施工指数不准确,造成图纸设计。实际投入施工时为缩短工期,施工单位放松施工的标准,特别是进行地基的夯实施工中,选用是技术不适合,使地基的夯实工作效果不佳,直接进行地基以上的施工建设,对于市政道路的路面以及路
基的质量情况造成影响。以下是2种较为常见的路面质量问题的体现。
2.1.1 路基沉降
路基沉降问题在市政道路的修建过程中属于比较常见的问题类型,同时也是道路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隐患。当前在我国很多新建立的市政道路完成之后,在通车不久之后就会产生大范围的沉降,同时一些市政道路在实际的通行过程中,还会产生明显的凹陷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路基产生了沉降。路基沉降问题不但会严重的影响到道路的正常通行和使用,同时其中还会存在很多方面的安全隐患。整体上来讲,市政道路产生路基沉降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在受到了施工周期或者是施工成本方面的影响,在对市政道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在铺筑路面基层或者是在基层施工之前,并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最终造成了不良地基的产生;第二,不同于普通的交通公路和高速公路,在市政道路下面经常会铺设一些管道线路或者是其他的设施,在对该路段进行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进而产生了路面压实程度不均匀的情况,非常容易在管道位置上产生下陷的问题。
2.1.2路面裂缝
当前存在很多市政道路基本上都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产生裂缝问题主要指的就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问题,其中主要包含的是:从上到下的纵向或者是横向上的裂缝问题、网裂问题、龟裂问题、结构状的周围裂缝等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较常见的问题还包含了车辙、推移以及坑槽等。总结了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方面的问题,反射裂缝是加铺结构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比如沥青混凝土路面所使用的混合材料的配合比不科学、粗细集料分离程度不足,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没有控制好混合材料的拌和、摊铺以及碾压温度等,造成了温度产生离析或者是路面压实程度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因为这些施工质量问题的存在,在通车完成之后的车荷载与外部温度湿度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很容易产生施工部位的裂缝问题。
2.2 地下管线没有合理的道路施工组合
目前存在大量复杂的地下管线和地下线路,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管道数据集成单元。由于城市建设档案的年代或历史变迁及现有管线图的信息不一致或不完整,施工单位不能正确掌握网络图,无法获取地下管线的数据。施工单位若未进行详细调查,难以掌握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使市政道路不能与现有管道良好结合,进行适当的施工。
3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各种问题的优化对策
3.1 完善道路设计和施工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再到检验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保证最终的工程质量。在市政道路的设计和施工中,相关的单位应该严格按照对应的道路设计和施工标准制定一套具有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制度,确保道路施工建设的高效合理开展。为了保证相应管理制度的准确实施,施工单位应该对涉及到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专业的工作技能和良好的施工以及责任素养,有效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道路设计和施工问题。安排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现任何问题及时指出并引导工作人员进行改正,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能按照规范的标准进行。
3.2 制定合理的道路施工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的布局与道路的运输能力有直接关系,需要结合道路的横断面进行道路的整体设计,科学地搭配好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三者的关系。例如公交站点等公共设施需要合理地规划设计,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加以有效地利用,对车道的宽度进行设计。简而言之,对于道路上相关的因素都需要合理设计。
3.3 科学合理的设计好市政道路的交叉口项目
市政道路中的交叉口往往不仅关系着每个方向的道路施工和设计走向,而且交叉口处道路底下通常都有各种地下管道的交汇,所以交叉口的设计和施工是市政道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交叉口设计,一方面造成整条市政道路的正常交通施工存在困难,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各种施工材料、技术等的浪费。因而在实际的市政道路设计和施工中应该对像交叉口这样的特殊路段进行特殊化的设计和施工,不仅需要考虑实际的道路施工问题,还应该
综合考虑到各种自然因素以及各种地下管道可能带来的影响,对其中的消极因素进行合理的避免,充分保证市政道路交叉口整体设计施工的科学合理性,确保施工质量。
3.4 强化市政道路整体施工质量
从市政道路整体的施工工作来看,其中涉及到的主要施工工作包括工作路基项目、路面施工项目、管道线路的设计和施工项目等。因此,施工管理人员要想对整体的道路施工质量进行控制,需要对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准确的强化与监督。比如,在市政道路较为常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混凝土的配比、搅拌、运输、拌料的摊铺、压实等多项施工环节,只有对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科学正确的操作,才能避免出现路面凹陷、裂缝等问题,才能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
3.5 提高道路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使城市居民对于旧的市政道路提出新的出行要求。我国许多的地方城市为了达到迅速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对于原有的市政道路进行盲目扩宽,致使市政道路所占面积变大,道路建设的整体布局没有科学合理的规范性。而且在地方城市的道路建设中往往存在道路功能不足,没有城市交通分流的功能与缓解交通拥堵的功能,因此需要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考虑整个的交通系统的协调情况,结合道路的主干与枝干的汇合等因素,避免由于道路工程的设计引起交通不畅,使车辆的行驶与人的通行互不干扰。
3.6 做好对市政道路的监管和养护工作
当市政道路施工完成后,还有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就是对道路的准确监管和良好养护,这是对整个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维护的重点工作,但常常亦是最容易被有关部门忽视的一项工作。对路面的监管和养护对整条道路的使用年限有非常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养护部门务必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温度下降到标准运行范围之内再允许通车,同时还应该在通车的两周之内每天进行必要的洒水养护,不断提升路面结构的整体质量。此外,市政道路上的排水系统也非常重要,如果排水不畅通,积水过久就容易造成路面凹陷,影响道路使用。施工部门在结束施工后应该根据整条道路的建设和周围环境的状态建设一套完整的路面排水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道路的建设,可保证城市居民的正常出行,加强道路承载性。在设计和施工中,往往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要有效控制工程设计和施工,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促进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改造要点分析[J].孙超.??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
[2]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问题及措施[J].李磊.??居舍.?2019(33)
[3]简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周岐.??地产.?2019(23)
[4]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综合管理方法[J]. 孙元方.??居舍.?2020(02)
[5]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措施[J]. 马海军.??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6)
[6]浅谈市政道路设计的有益措施——福安市赛岐镇赛兴路道路工程[J]. 王隆.??江西建材.?2017(10)
[7]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对策[J]. 田艳鹏.??四川水泥.?2019(02)
[8]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难点及应对措施[J]. 王雪源.??河南建材.?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