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婴幼儿超声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随机抽取55例婴幼儿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入我院接受检查,对婴幼儿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其骨密度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母亲孕期营养状况调查表进行填写。结果 母亲孕期营养状况、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均属于骨密度的影响因素,母婴孕期营养状况好,骨密度高,生长发育水平好,骨密度高,户外活动时间长,骨密度高,钙剂补充情况越好,则骨密度越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分析婴幼儿超声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并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有利于优化婴幼儿骨密度。
【关键词】婴幼儿;超声;骨密度;影响因素
婴幼儿指的是婴儿和幼儿,其大都指0-6岁的儿童,婴幼儿年龄小,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保育和教育均对其身心发展产生着严重影响。婴儿以母乳为主要食物,待其至1岁以后,以成人食物为主。在婴幼儿阶段,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较高,若是营养不均衡,缺少钙物质摄入量,极易发生佝偻病[1]。通过对婴幼儿骨密度进行分析,能够促进婴幼儿机体生长发育,所以这就必须开展超声骨密度测定,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影响骨密度的因素进行分析,以确保婴幼儿能够顺利成长,本研究就婴幼儿超声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展开论述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55例婴幼儿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入我院接受检查,其中男女婴幼儿比例分别为29:26,年龄均在0.1-3.5岁,均值为(1.56±0.62)岁。纳入标准:①所有婴幼儿均为足月生产;②婴幼儿均无先天性骨代谢病症;③婴幼儿均无先天性心脏病及发育异常情况;④婴幼儿均为母乳喂养。排除标准:①排除发生过骨折病症的婴幼儿;②排除家属未签署知情协议的婴幼儿;③排除先天性残疾婴幼儿。
1.2 方法
所有婴幼儿在入院后,均采用超声骨密度测量方式干预,检查过程中均采用超声骨密度仪开展,机器型号为OSTEOKJ7000+,对环境温度进行调节,保持温度在19摄氏度左右,开启超声骨密度仪,对标准体模进行校正,对准确程度进行把控,以确保误差值能够在3%以内,精确度的误差值保持在≤1%以内,由检验人员对仪器进行操作,检测婴幼儿手部左右桡骨或者足部左右胫骨的骨密度。令母亲对孕期营养情况的调查表进行填写,依据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分析孕期营养情况。
1.3 观察指标
从母亲孕期营养状况、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婴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及钙剂补充情况分析其对婴幼儿骨密度产生的影响[2]。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s),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x2,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母亲孕期营养状况、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婴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及钙剂补充情况均属于影响婴幼儿骨密度的主要因素,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其具体数据见下表1:
2.2 多因素分析
分析母亲孕期营养状况、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婴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及钙剂补充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见下表2:
.png)
3 讨论
婴幼儿骨密度关系到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必须加强对婴幼儿骨密度的护理关注程度,首先,必须加强孕期孕妇营养的补充,必须增加孕期钙物质、矿物质、蛋白质等物质的摄入量,确保膳食营养均衡,提升肠道吸收营养物质的速度,合理孕妇睡眠,保持孕妇良好的情绪,以此确保胎儿能够健康成长。其次,在胎儿出生后,早期必须采用母乳喂养干预方式进行干预,待婴幼儿成长至5个月以后,必须添加辅食进行干预,以保持婴幼儿机体内有充足的膳食营养供应,确保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辅食添加必须合理钠元素及磷元素的摄入量,补充钾元素、镁元素、锌元素和碘元素的摄入量。再次,婴幼儿出生后,必须合理婴幼儿运动量,通过适宜的运动,提升婴幼儿血液的循环速度,改善骨组织中的血液,在婴幼儿成长的不同阶段,根据骨骼承受压力水平的不同及骨骼张力的不同,合理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促进固结发育,使生长板能够正常增生。最后,必须合理补充钙钙剂,由于钙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影响骨矿物质的最主要成分,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骨骼的强度,日常食物中以磷元素的含量最为丰富,磷元素缺乏比较少,而钙元素缺乏比较多,所以必须及时对婴幼儿进行补钙干预[3]。
研究表明,母亲孕期营养状况良好的婴幼儿骨密度为(0.58±0.12)g/cm2、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良好的婴幼儿骨密度为(0.61±0.08)g/cm2、婴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常的的婴幼儿骨密度为(0.59±0.26)g/cm2及钙剂补充情况合理的婴幼儿骨密度为(0.62±0.16)g/cm2均属于影响婴幼儿骨密度的主要因素,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可见,婴幼儿超声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母亲孕期营养状况、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婴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及钙剂补充情况四种。
综上所述,分析影响婴幼儿骨密度因素,并合理采取护理措施干预,有利于优化婴幼儿骨密度情况。
【参考文献】
[1] 彭明秋, 王晓莉. 357 例3 ~6 岁儿童骨密度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9, 30(1):11-14.
[2] 林玲英, 邱阿玲.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血生化指标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19, 41(10):135-138.
[3] 孔锐, 宋媛, 叶侃,等. 苏州市0-6岁儿童骨密度调查及其与25羟维生素D关系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8, 24(9):12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