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仲媛媛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7期   作者:仲媛媛
[导读] 研究分析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04月--2020年04月,将本院接收的70例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然后将之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常规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给予细节化优质护理。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加强细节化优质护理,能够促使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值得引起临床重视并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细节化优质护理;脑梗死;静脉溶栓
        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病,如果病情未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将会诱发不良心脑血管事件,进而增大患者致残率、死亡率,加重社会以及患者家庭的负担。疏通梗死的血管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同时也是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1]。早期静脉溶栓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高效合理的护理措施配合,对提高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效果、保证患者治疗安全具有重大的作用[2]。鉴于此,本研究特此以70例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着重分析了细节化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70例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于2018年04月--2020年04月纳入。根据双盲随机对照原则,予以分组探讨,其中一组名为常规组,另一组名为研究组。每个小组分别35例。研究组包括20例男性和15例女性,年龄47-79岁,均龄(55.6±3.7)岁;常规组包括21例男性和14例女性,年龄48-80岁,均龄(55.8±3.6)岁。各组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检验,结果P值>0.05。
        1.2方法
        常规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必要的体征监测、病情观察、遵医嘱进行治疗性操作等等。而研究组35例给予细节化优质护理:(1)静脉溶栓前,护理人员抱着诚恳的态度,与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知识,耐心解答其疑问,给予安慰、鼓励,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心理,进而赢得患者的配合以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促使临床各项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2)护理人员接到患者之后立即采集血样,检查患者凝血功能,以便于超早期静脉溶栓,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与医师默契配合,迅速采集患者病史,重点询问患者近期有无出血性疾病、近期是否接受过重大手术或受到过严重创伤,排除不适宜静脉溶栓的患者,保证患者治疗安全。(3)溶栓时严控补液速率,保证补液通道顺畅;观察患者面色神情,主动询问其身心感受,治疗后认真评估、详细记录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有些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会在溶栓后30min得到显著改善,但是患者的情绪也会变得很激动,对此,护理人员耐心安抚,叮嘱患者绝对卧床静养;少部分患者溶栓后有可能会出现呕吐、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立刻反馈给医师,以便于第一时间对症处理。(4)溶栓后密切留意患者大小便、皮肤黏膜的变化,警惕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改变;尤其是颅内高压者、呼吸深又慢、肢体活动受限、脉搏洪大又慢、血压上升、说话不清时,注意患者有无脑出血;一旦发现患者脑出血,暂停输注阿替普酶,及时反馈给医师,并配合医师抢救。(5)溶栓后24h卧床,密切留意患者体征变化;按时为患者叩背、变换体位,以防坠积性肺炎、压力性损伤;7d内禁止活动,7d之后可适当活动关节,以防关节肌肉僵直萎缩。若患者失语,则指导其语言康复锻炼;同时为患者提供维生素丰富、高蛋白以及热量十足的食物,避免饮食不当所致的血管阻塞。(6)患者康复出院时详,反复叮嘱患者一定要遵医嘱用药;告知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项;按时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脑卒中量表(NIHSS)改善情况,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即:NIHS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90%以上视为痊愈;NIHS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50%-89%视为显效;NIHS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25%-49%视为有效;NIHS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25%,视为无效。总体疗效=痊愈+显效+有效。
        1.4数据统计处理
        汇总并分析观察主体的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用例数或构成比(%)表达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并用卡方检验。当P值<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达到了97.14%;常规组总体疗效达到了77.14%;组与组之间结果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中一种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极高的缺血性脑卒中,该病的发生与脑血管闭塞受阻有关[3]。临床深入实践发现,超早期静脉溶栓(发病5h内)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与此同时辅以高效、优质的护理措施,可进一步巩固临床疗效[4]。
        本研究特此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进行了细节化优质护理,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初步证实细节化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为患者预后恢复夯实基础。脑梗死发病后,病情十分凶险、危急,而细节化优质护理措施的配合,要求护理人员系统化的服务患者,围绕患者实际病情做到个体化干预,以此来稳定患者病情,提高其依从性;护理人员及时干预患者及其家属负性情绪,加强医患交流,保证了溶栓工作顺利实施,这对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意义重大[5]。
        总而言之,细节化优质护理对于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而言获益更大,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春香.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的效果探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4):142+144.
[2]曾莹莹.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8):136+140.
[3]王长玲.细节化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4):4591-4592.
[4]李军平.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3):559-560.
[5]陈伟飞.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5):2004-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