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对气胸患者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7期   作者:赵世芳
[导读] 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对气胸患者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对气胸患者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7年 5 月—2019 年 5 月在我院进行胸腔镜手术的 SP 患者 110 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每组 55例。且患者都采用胸腔镜的方法进行手术,但是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围术期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相关围术期的指标、经过手术后并发症产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使用镇痛药物的次数、疼痛进行的时间、采用胸腔引流后管拔除的时间、住院时间。
        都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在手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气胸患者而言,能有效加快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产生的概率,改善肺功能,缓解相关负性情绪。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气胸;手术效果;生活质量

        气胸症(SP)的自然性特征是胸腔气体蓄积,多有呼吸困难和剧烈的胸痛的情况。SP的发生是紧迫的、严峻的[1]。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从特别的临床治疗的概念来讲,手术是治疗的重要方法。强调通过围手术期的细致护理,以及一系列优化的方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的减少,达到快速治愈的目的,缩短患者重建和住院的时间。近年来,对开胸手术患者应用此手术后的护理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但是,使用SP的患者的情况下,关于住院看护的效果几乎没有报告。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SP患者围手术期的住院护理的恢复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7年 5月—2019 年5月在我院进行胸腔镜手术的 SP 患者 110 例。
纳入标准:
(1)有呼吸障碍、胸部疼痛以及其他相关症状。(2)对胸部采取CT检查可发现肺大疱;(3)需要外科治疗,保守治疗效果甚微。(4)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
(1)之前有胸部手术经历;(2)结核病、患有恶性肿瘤以及胸膜下出血等患者(3)严重感染患者。(4)中度至重度支气管慢性疾病患者。(5)手术过程中紧急输血者(6)拒绝手术者。将所有参与研究的病患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5例。在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35:20 例;年龄均在18 ~ 71岁之间,平均年龄(40.3±4.1)岁;发生气胸的部位:双侧 9 例,左侧 32 例,右侧 14 例。而对照组中,男 性40例,女 性15 例;年龄20~ 60 岁,平均年龄(42.0±3.4)岁;气胸部位:双侧13 例,左侧 30例,右侧 12例。关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其性别、年龄、发生气胸的地方等方面,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均行胸腔镜手术,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其中就包括手术前的访问,手术前的准备(禁止手术前12小时进食,禁止手术前的8小时喝水),做好预防和治疗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可能性,术前进行宣传教育。观察组的患者在护士的指导下,接受围手术期护理。(1)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可靠性和协作性。指导加强呼吸训练。尽可能地进行腹式呼吸,锻炼方法可通过吹气球进行,尽可能一次性将气球吹到最大,并且每日反复练习,每次15分钟,练习次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当患者咳嗽时.可通过固定带对其胸部进行固定,减轻患者因咳嗽所带来的痛苦。(2)手术中:全身麻醉的双重气管内插管,健康一侧使用单一的肺换气。手术在麻醉成功之后开始,但是要尽量缩短时间。此时,患者的体温通过用电热毯保温或注入温液(注入量ml)进行控制。(3)手术后:仔细观察呼吸机、心跳数、其他心脏信号,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直到患者完全清醒为止。取下气管插管后,用?5L/min的鼻导管吸入氧气,患者到达病房之后生命体征正常。呼吸信号稳定后,开始进行深呼吸训练。手术后,开胸管有瘀伤,72小时内开胸管和尿路被拆除。自动实解剂用于术后镇痛,原则上是“有效镇痛”。
1.3观察指标 (1)对于围手术期的有关指标进行检验,其中囊括了,手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使用镇痛药物的次数、疼痛进行的时间、采用胸腔引流后管拔除的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住在医院的时间。(2)对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产生情况,肺不张、肺感染和伤口感染。[3]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相关资料就用以(x±s)来表示,两个组之间的对比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 t 检验,内部比较使用配对 t 检验;计数资料用相对数来进行表示,采用χ2  的方法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观察数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围术期指标进行比较,通过记录观察组病人在手术后第一次排气的时间、采用胸腔引流后管拔除时间、在医院住院的时间、辅助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和疼痛持续时间都小于对照组,服用镇痛药物的相关次数也是要少于对照组的,所以这种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见表 1)。
表1.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x±s)

2.2 关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后其相关并发症的产生情况,观察组所记录数据为:并发症发生率为 6.7%,小于对照组的21.7%,这种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 (χ2 =6.78,P<0.05,见表 2)。
表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n(%)〕


3.讨论.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为SP患者,提供有效的胸腔手术后恢复效果[4]。有必要预先开始准备。通过不绝食、不灌肠、保存体内热量、采用在进行手术后的早期需要促进其活动、提前进食等方法,减少手术对病患生理功能的一些相关影响,推进术后康复。这个研究结果显示观察术后患者的第一次排气,使用镇痛药物的次数、疼痛进行的时间、采用胸腔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住在医院的时间,都少于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也更是有效地促进了,手术后并发症产生的的概率,提升术后的恢复效果。分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即在手术前一天不禁食,也要在手术后72小时内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初期进行肺功能训练,早期进食,帮助手术后恢复病患的肠胃功能。(2)早期手术后的营养支持,能提高病患机体的免疫状态,降低发生肺部感染的机率[5]。
综上所述: 经过此次探究,对110例气胸患者使用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得知,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显著的把气胸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并提升其生活质量[6],以及相关病人对此种护理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刘先桃,左娟,沈晓玲.自发性气胸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学杂 志,2018,15(11):665-666.
[2]潘玉倩 . 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 [J]. 中外健康文 摘,2018(13):425-426.
[3]张焕,陆艳凤,徐蔚兰.浅谈气胸术后护理[J].中外健康文 摘,2019(11):316-317.
[4]梁荣花,杨美好,陈扬,等 . 胸腔镜下治疗自发性气胸43例围术期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9,19(8):76-77.
[5]于淑芳 .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25 例综合护理干预[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0(8):35-36.
[6]张银文,潘亚男,毛晓博,等 . 快速康复外科指导下胸腔镜手 术围术期处理的重建[J]. 中国医药导报,2019,14(8): 115-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