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安宁疗护的方法及价值。方法以80例晚期肺癌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安宁疗护,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肺癌患者实施安宁疗护,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患者的满意评价,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关键词:晚期肺癌;生活质量;安宁疗护;
肺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在早期不具有特异性症状,极易发展成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晚期肺癌生存期为3-6个月,在面对疾病与死亡时,极易出现不安、恐惧等负性情绪,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不利影响[1]。因此,晚期肺癌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还应当重视临床关怀护理。研究指出,晚期肺癌患者实施安宁疗护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以8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安宁疗护的方法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80例晚期肺癌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参照组患者中,男、女分别为22例与18例;年龄是46-69岁,平均是(52.84±4.72)岁;肿瘤分期如下:18例III期,22例IV期。研究组患者中,男、女分别为21例与19例;年龄是45-67岁,平均是(52.72±4.65)岁;肿瘤分期如下:17例III期,23例IV期。纳入标准:所有患者认知正常;使用影像学诊断、病理活检等确诊疾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精神异常;药物过敏;其他恶性肿瘤;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口头讲述疾病知识,关注患者体征变化,并监测生命指标。给予患者健康知识教育,了解治疗有关知识,并指导患者做好准备工作。
研究组实施安宁疗护:做好患者的疼痛护理,严格执行三阶梯止痛原则,关注患者用药情况,对于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给予患者心理指导,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全方位评估,耐心倾听患者想法,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消除患者负性情绪;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述疾病有关知识,提升疾病认知水平,纠正错误行为与认知;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要求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关心与支持,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正确死亡观念,全面了解患者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生活阅历、生活习惯等,了解患者死亡承受度,确保患者与家属能够适应患者死亡与病情变化。
1.3观察指标
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估,包含八个项目,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随后,使用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针对入院接待、院内服务、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估,分为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比分析,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采用X2检验,若差异P<0.05,则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结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结果比较(X±S)
.png)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n/%)
3 讨论
晚期肺癌患者在死亡威胁、疼痛折磨下,伴随强烈的应激反应,降低生活质量。晚期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当重视缓解疼痛感,并保障患者尊严。本次研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安宁疗护,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P<0.05。安宁疗护从社会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等角度,提供给患者支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患者应激反应;指导患者用药,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确保患者及家属能够保持良好、正确的态度面对死亡,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态度,有效改善生活质量[2]。有学者选取晚期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安宁疗护,研究结果可见,安宁疗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本次研究结果保持一致[3]。
综上所述,晚期肺癌患者实施安宁疗护,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患者的满意评价,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苗利.安宁疗护对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1):139-141.
[2]王源,邓小琳.安宁疗护对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27):86-87.
[3]陈苗.安宁疗护联合中医护理在晚期肺癌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