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缓和医疗干预尿毒症终末期患者护理。方法 以尿毒症终末期患者90例为对象,开始时间为2017年4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4月,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实施缓和医疗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终末期患者实施缓和医疗干预,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理态度面对治疗,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缓和医疗干预;尿毒症终末期;治疗依从性;
尿毒症是肾功能丧失以后,极易生化过程紊乱所引起的复杂综合征。研究数据表明,尿毒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其有效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尿毒症终末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加剧患者的焦躁、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且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1]。缓和医疗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案,是提供给无法治愈终末期患者与家属的整体性照顾,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研究指出,尿毒症终末期患者实施缓和医疗干预,有效改善心理状态。本文将以90例患者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尿毒症终末期患者90例为对象,开始时间为2017年4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4月,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男患者21例,女患者24例;年龄是52-74岁(63.97±5.58)岁。观察组,男患者22例,女患者23例;年龄是53-72岁(63.87±5.1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采用口头讲述的方式,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缓和医疗干预:
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选择通俗易懂或者专业方式向患者讲述疾病知识。实质心理指导,与患者沟通角力,询问患者所存在的疑惑,并及时给予解决建议,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一旦发现患者的消极情绪,需讲述疏导方法,确保患者积极面对疾病。讲述治疗成功案例,以便患者树立自信心。在患者住院以后,指导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运动等,患者需以富含蛋白质类食物为主,如瘦肉、鸡蛋、牛奶等,合理补充维生素,定期监测营养状态。患者应当科学且合理运动,运动量不可过大。做好用药指导,包括药物使用剂量、服用时间,不能随意调整。加强患者病情检测,定期记录患者的病情,关注患者身体多项指标,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解决。在患者出院时,讲述疾病知识,并要求患者遵医嘱用药,定时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心理状态: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采用HAMA量表、HAMD量表开展,随着分数的升高患者心理状态则越差。
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遵医嘱用药、生活习惯等情况进行评估,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个等级 。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组间数据比较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更优,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1。
.png)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分析
观察组护理前HAMA评分、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观察组更优,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2。
.png)
3 讨论
终末期尿毒症是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使用血液透析治疗维持生命,然而,长期血液透析副作用很大,且大分子有害物质无法通过透析去除,病情继续恶化[2]。很多终末期尿毒症患者伴随恐惧、不安、焦虑等负性情绪,而这种负性情绪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缓和医疗干预属于新型护理方案,强调护理过程的连贯性,确保护理过程具有全面性、科学性、规范性,充考虑患者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结合文化程度、一般资料等,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以提升认知水平、消除负性情绪为目的,使得患者了解疾病知识,强化自我护理意识;加强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促进治疗[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观察组更优,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缓和医疗干预中心理疏导为重要内容,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心理压力很大,且情绪低落,应当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消除负性情绪,确保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面对治疗,促进恢复。
综上,尿毒症终末期患者实施缓和医疗干预,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理态度面对治疗,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琴琴,石庆慧.缓和医疗干预喉癌手术患者护理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2(3):80-81.
[2]李转婕,卢凤萍.缓和医疗照护体系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5):42-44.
[3]于从,潘炜滨,丁静云, 等.护理实习生安宁缓和医疗认知和态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8,17(5):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