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7期   作者:李正霞
[导读] 分析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35例,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和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保持较好地恢复状态。
        【关键字】优质护理服务;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应用效果
        急诊科主要是对发病急、病情中的患者进行急救一个医院部门,急诊科中多为重症患者,经抢救后需将其送至重症监护室,以方便护士对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的看护,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机率,保障患者基本的生命安全[1]。由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病情多较重,且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需对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以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提升患者的生存机率,减少其并发症发作机率。本研究旨在分析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现将此次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35例,女15例,男20例,年龄范围为19-66岁,平均年龄为37.83±10.83岁)和对照组(35例,女13例,男22例,年龄范围为20-67岁,平均年龄为37.92±10.72岁)。研究选择的所有患者均自愿签字同意,并自愿纳入此次实验中,同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对2组身体素质、年龄等基础资料通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细微(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
        纳入标准:(1)根据《急诊内科学》中诊断标准[2],皆为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患者。
        排除标准:(1)患者有认知障碍;(2)患者有严重药物过敏史;(3)患者在诊治过程中死亡。
        1.2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即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有意外状况的患者进行急救,并通过医师对患者相关病症进行处理。观察组的患者均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其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心理护理:由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病情较重,因此患者易因对病情的过于担忧而有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则护理人员需耐心对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讲解相关的病理知识,告知其各阶段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更好地了解,帮助其缓解不良情绪状态。
        加强巡视:需加强对患者的候诊巡视,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记录,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师反映其各阶段的病症情况,使医师能更好地根据其病情对调整治疗方案。
        呼吸道护理:由于重症监护室患者多有呼吸方面的问题,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对其呼吸道的护理,即定期观察其呼吸情况,对有呼吸道感染问题的患者实施雾化吸入治疗或排背帮助,使患者能顺利将痰液排出,帮助患者保持较通畅的呼吸,避免患者出现缺氧等症状。
        1.2.2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护理满意度,其中非常满意是指患者经护理后无并发症的发作,且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较好状态从重症监护室中转出;满意是指患者经护理后有轻微并发症的发作,虽对其治疗效果有轻微影响但也顺利从重症监护室中转出;不满意是指患者经护理后有并发症的发作,且对其治疗效果有严重影响不能在较短时间内从重症监护室中转出。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2.3 统计学方法
        护理满意度(计数数据,%),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2.0软件)中,经由χ2验证,若(P<0.05)则认为有研究意义。
2 结果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可得,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所示。

3 讨论
    由于急诊科多是对病情较重、发病较急的患者进行救治,因此急诊科中的重症监护室患者也较多,同时由于患者病情较重,则其有较高的死亡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需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提升患者的生存机率,减轻患者的病痛,帮助患者恢复健康[3]。
        在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主要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呼吸方面的护理、加强巡视等方式,提升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帮助患者保持较好地恢复状态,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较好状态,并从重症监护室中转出。其中心理护理主要需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其讲解相关的病理知识,使患者能较好地排解不良情绪状态。呼吸护理则主要是针对有呼吸问题的患者,但就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而言,一般都有呼吸问题,因此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其呼吸状态,对有呼吸问题的患者给予雾化吸入治疗等,帮助患者保持较通畅的呼吸状态,避免患者出现缺氧等不良状况,有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作机率。加强巡视,缩短巡视的间隔时间,详细记录每次巡视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机率。
    综上所述,对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保持较好地恢复状态。
参考文献
[1]孙泉. 优质护理在急诊科危重患者住院护送中的应用效果[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 31(03):449-450.
[2]韦艳艳. 整体护理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2019, 21(45):14-15.
[3]于广荣, 刘素珍, 朱丽娜.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效果[J]. 系统医学, 2018, 39(03):179-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