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当前初中美术教育长期局限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现状开始分析,探讨美术教育的根本属性是以发展人的思维能力为目标指向,培养和促进人的感觉能力、直觉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形象表达能力、创造力的发展,不断优化人的个性、情感,实现人格价值目标的统一,以及审美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提升的影响和良好熏陶。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教学,审美文化
前言:美术教育是人文性质的体现,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独特作用。美术课是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看很多画作,欣赏很多艺术作品而已,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美,如何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拥有了正确的审美能力,面对如今多元化的社会就能够用欣赏开阔的眼光看待世界,艺术不仅仅是创作出来的作品,它更是一种心态。美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术课程的设置与否和课程内容的优劣决定着其一生的文化追求和专业理想。
一、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
目前学校与家长主要重视的还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成绩,并会把这个当做衡量一名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这种现状并不是如今才出现的,学生们为了成绩的提高会不断地学习主科的知识,重视考试成绩,因为这是学校与家长的要求。从而忽视了对自身艺术文化素质的提高。现在学校都开设了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但这些科目都被归为副科出现在学生的课程表中,而且一周往往只有一节课,遇到期末考试阶段还会存在被主科老师占课的现象,所以艺术类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是真正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也会因为主科的学习而顾不上了解和热爱。一节课仅仅几十分钟,美术老师只能照着美术课本的内容笼统地教学,或是让学生临摹课本上的一幅画,或是完成一份手工,这种美术课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体验不到艺术的氛围和艺术的美感,不能做到对艺术的喜爱。在现在家长的传统观念里,一个优秀孩子的定义主要是主科成绩优秀、听话懂事,而不重视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甚至不给他们机会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使他们缺少了人文气息和艺术才能的判断。美术教师要通过课本的内容结合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触动学生发现美的心灵,引导他们用艺术的眼光领悟身边的美丽。美术老师可以给学生欣赏一些基层人民的画作和摄影,例如:劳动人民皮肤黝黑,双手粗糙,他们并不美丽,但他们质朴勤劳,他们的笑容是阳光灿烂的,他们又是美丽的,通过这样的艺术赏析不仅让学生看待人和事物的观念改变了,同时德育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所以艺术教育的缺失是当前教育界的现状,如何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二、初中美术教学的内涵
初中美术教育承载着美育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教育。审美教学是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向学生传递美术理论和技法,通过对美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法的教学,连接学生的美术与生活。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就很重视艺术欣赏的教育作用。
他说:“我教艺术课,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是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直接作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心理来处理生活、对待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从先生的话中我们得知艺术创作是次要的,应该以人格为主,美术老师在课堂上要多向学生讲述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名家事例,让学生多听多看,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认知能力。
三、培养初中美术教学审美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欣赏古今中外艺术品的鉴赏力
初中美术课本中美术名作赏析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如:北宋画家张择瑞的名作《清明上河图》,此画用笔兼工带写,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整幅画卷就像电影长镜头一样,向后人展现了当时人民生动的生活场景和景观外貌,通过对这副画作的赏析,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民俗等情况。这让我们在更加了解历史的同时,也学会了艺术鉴赏的技能。国外的画作里还有对野兽派大师毕加索的作品赏析,如:《哭泣的少女》画面上是一张看上去杂乱无章的面孔,眼睛、鼻子、嘴唇完全错位拜访,面部轮廓结构也全被扭曲、切割得支离破碎。该作品有着毕加索典型的绘画风格,超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十九世纪人民苦难的生活。毕加索的一生也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他的一生辉煌之至,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深入了解。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的手法不同,所表现的作品风格也大不相同,美术教师要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赏析,丰富艺术鉴赏的知识层面,从而提高美育水平。
2、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现实生活美的创造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爱美的心理与小学阶段相比有大大提升,这促使他们更加善于观察和思考,但学生年龄较小,阅历不足,因此教师的指导很重要。知道他们要不断地体验生活,享受生活,生活中不是只有成绩和游戏,还有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要善于观察,多思考、多体会、多想象。周末完成功课后可以多去艺术馆美术馆参观,领悟艺术的魅力,平时多动手,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作品中有属于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才能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美术教师可以举办有主题的艺术展览,让学生放手去做,教师加以指导,如:在母亲节时举办相关作品展,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作品,这样的创作过程和展出结果,可以让学生在体会母亲伟大的同时,还能够以美育人,让学生体会艺术带来的情感表达。
结束语:美术是无论什么阶段的学生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这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是学生不可或缺的教育范围,美术课程则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应准确定位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教育的价值。一切以“爱”为主题, 爱生活、爱自己、爱家人、爱自然。“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海子看待事物是美好的他才能写下这首好诗,学生时期的生活一半是枯燥的,一半回忆是美好的,艺术本身不止是所呈现的画作,更是让你看待世界的眼光变得多彩和丰富,希望美术教师能够做学生人生中的引路人,以美育人,让学生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参考文献:【1】韩秋燕,浅谈美育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2018(21)
【2】刘军,浅谈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14.(32)
【3】廖俊锋,初中美术美育价值及教学释放.教育.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