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书法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中华儿女的教育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可见书法教育的痕迹。学习书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情操,还能锻炼学生坚毅的品格,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但在农村小学中,书法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来为书法教学的具体实践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书法教学;指导策略
引言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书法作为联系不同时期的纽带,在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下,时代迅速变化,消费主义的浪潮向社会各界席卷而来,传统的文化开始走向衰微。在此背景下,为了实现文化的传承,亟需对小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因此,书法课程的开设便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农村地区的小学书法教学仍存在明显问题,因此需要对其展开分析和探讨。
1 农村小学书法教学现状
1.1 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性欠缺
在农村小学书法的教学中,虽然学生们可以按时地上课,分步骤地学习,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原因首先在于缺乏专业性的书法教师。在小学书法课堂上,书法教师多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比如语文教师、美术教师等。而这些教师的自身水平是有限的,他们无法给学生提出更加具备针对性的建议,导致学生在面临书写问题时,通常会无人可问,无人能答。也因为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在经历长期书法训练后,仍无法培养基本的写作能力。
1.2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在农村地区,受大多数人的观念影响,学校对书法的认识尚且停留在表面,比如书法课只是教学生学习怎么写字,而没有认识到书法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作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校本身对书法课的要求便比较低,没有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而在这样的学校氛围里,教师也很难对书法教学做进一步的规范化处理。最后的结果便是,书法课经常被其他课程占据,书法课本身的质量也难以提高。此外,由于书法课在整体的学习中所占比重不大,因此学生的家长也更加看重主课,即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而对书法课重视较少。
2 书法教学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2.1 转变农村小学书法教育观念
改变观念,才能改变行动。想要使农村小学书法教学更好地发展,首先要转变认为书法不重要的教育理念。对于学校而言,首先要贯彻落实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建立规章制度,保障书法课得以正常进行。此外,如果有条件的话,学校还应当设立专门的书法教室,在里面设置集中购买的笔墨纸砚等工具,以方面小学生的书法学习。其次,学校可以招聘更加专业的书法教师,通过书法教师的专业指导,来提升书法教学的效率,通过倡导教师开展多元化的生动教学,来激发学生对于书法课堂的学习兴趣。再次,学校还可以设立制度化的考察体系,定期对教学成果、课堂质量、教师满意度等进行考察,并对考察结果进行反思,最后提出针对性地改进建议。最后,学校要鼓励老师积极与家长展开沟通,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提升家长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以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2.2 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书法课堂教学手段
想要提升农村小学书法的教学效果,那么一定要提升学习主体——小学生的兴趣。兴趣不一定是最好的老师,但最起码能让人在学习上保持充足的动力。针对小学生喜爱新鲜事物的特点,在书法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以五颜六色的幻灯片、视频、图片等手段,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说,首先在课堂的引入环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相关设备播放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著名书法故事,通过绘声绘色的形式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其次,在课程讲授环节,教师要密切关注小学生的心理,比如有的小学生遇见练习瓶颈,可能会非常失落,甚至丧失学习的斗志。这时便需要教师进行心理引导,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资料搜索,向学生们展示这些资料,比如通过讲述王献之为了练字用了十八大缸水的事迹,来不断鼓舞学生。再次,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练字的美感,更要关注他们的握笔姿势,比如通过播放相关的握笔教学视频,来深化学生对握笔姿势的认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2.3 增加师生互动
良性的师生互动通常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巨大优势,比如能增加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和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好地沉浸于学习当中。在农村小学书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在汉字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小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汉字,抽到哪个卡片,学生就要书写哪一个汉字。在活动开始之前,先由一名教师指定的学生随机抽取一张卡片,然后教师和其他学生合作完成这张卡片上的汉字,教师写一部分,学生写另外一个部分,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4 书法课堂评价多样化
书法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在书法课堂的评价上,教师要采取一种综合性的、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比如,既要评价学生在本节课上的学习结果,包括其是否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是否对书法学习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悟,又要结合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比如与之前相比,学生的握笔姿势、写字美感,以及书写态度上是否有了新的进步。只有采取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不拘泥于一节课的讲授,教师才能更加全面地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取得了进步,进而采取更加具备针对性的课堂改进措施。
3 结束语
书法教学是农村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自身的发展来说,具备深刻而长远的意义。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性欠缺、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等。但正所谓黄金无足赤,白玉有微瑕,只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去解决它。对农村学校以及书法教师来说,只有通过转变农村小学书法教育观念、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书法课堂教学手段、增加师生互动、采取多样化方法来评价书法课堂等手段,才能不断深化小学书法教学实践,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安萧.当书法艺术遇见小学生——论如何更好地进行书法教学[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8):173.
[2]黄云.浅析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的问题及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5(6):78-79.
[3]金梅.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的现实困境与解决策略[J].中国教师,2019(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