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顾松乔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顾松乔
[导读] 初中教育作为连接学生小学和高中的重要阶段,
        【摘要】初中教育作为连接学生小学和高中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教学重点也有着一定的转变。新阶段的教学改革也对初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将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本文便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教学进行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初中道德与法治基本上以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存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更多的是将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进行完整的输入,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内容。将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是当前阶段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
1.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1.1. 现状分析
        当前阶段中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基本上呈现出两种现象,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一,教育观念落后。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及社会的告诉发展,关于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较为传统,在教学中基本上采取的是以填鸭式为主的机械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很容易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思维固化的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教学中,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并不重要,在面对这一科目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认为是不重要的。相较于其他需要日常学习的科目,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只需要在考试的时候进行考前突击,进而便可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这种想法都是学习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影响最终教学质量的呈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道德与法治存在错误性认知,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对学生的认识多加重视,从而使得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从而使得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之中更加的忽视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学习。
1.2.常见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尝试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一,生活化教学模式单一。生活化教学对于很多教师都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基本上都会相应的去模仿他人进行教学。这就导致生活化教学的模式相对单一。具体表现为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时候依旧是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基础,通过固定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和生活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使得生活化教学的创新依旧无法从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中脱离出来。二,生活化教学流于表面。很多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时候虽然表面上将道德与法治同生活相应的联系起来,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之中依旧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这种教学使得生活化教学最终流于表面,无法具体的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有关生活实际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内容。三,生活化教学设计存在缺陷。

由于生活化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因此处于摸索阶段的教学不可否认的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很多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较为敷衍,生活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和趣味,不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无法让学生理解和明白具体的教育内容等。
2.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2.1.课堂导入生活化
        在开展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到的便是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在面对道德教学的时候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课堂的效果。因此为了生活化教学课堂的顺利展开,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的部分选择生活中的实际小例子或者运用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短片,以此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之中。
2.2.创设生活化情景
        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采取的措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育内容来创设相关的情景课堂,以此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理论知识。首先,教师可以深度开发教学素材,将教学素材中的同生活有关的内容提炼出来,从以此来作为教学情境创设的基础。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景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做小小点评家对教师所呈现出来的情景内容进行评价,以此来帮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3.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
        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时候,对教学和生活的联系不仅仅要局限于课堂之中,同时还应该深入到具体的学习生活之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摒弃自己传统的旧有的想法,将学生视作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教师要坚定不移的将教育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当学生在生活之中遇到类似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内容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真正的将知识融会贯通。最后,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多多关注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经验,选择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在课堂上分享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多的熟悉感,以此来推动生活化教学的顺利展开。
3.小结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同时根据教学改革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同生活联系起来,推动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黄霞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谈[J].新课程·中学,2019,(6):52.
[2]王淑琴.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3):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