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术礼仪文化在武术教育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姜亚梅
[导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关键词:武术、礼仪 、德育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指明了方向。
        2019年10月1日是我国建国70周年纪念日,10月18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在武汉体育中心举行。掀起了一波运动和爱国热潮,“体育热”和“爱国情”也在小学生中散播开来。而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既具有体育的教学功能,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中华武术自古就崇尚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习武也成为锻炼人们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特别是针对我们农村小学而言。我们农村小学普遍存在场地小、器材设施紧缺等状况,特别适合武术教学。
        “习武先习德”,武术练习历来重视武德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尊师重教,讲礼守信、严以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武术在练习中需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农村小学的学生大多的是留守儿童,是个人价值追求和道德品质逐渐培养和树立的重要阶段,更加需要不怕苦不怕累、独立、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因此,我们更加应该重视武术的教学研究。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在武术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通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把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还应将教学内容的教育意义通过不同方法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体验武术的无穷魅力,从而达到学生心灵受到熏陶、思想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目的。例如抱拳礼的教学中,讲解抱拳礼的具体内涵:左手为掌,表示德、智、体、美齐备,屈拇指表示不自大,右手为拳,表示勇猛习武者;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止戈为武”,以此来约束勇武的意思。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天下武术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渴望求知,恭请师友前辈指教。
        武术教学内容丰富,合适不同年级学生、性别、体质和爱好而选择;也不受时间、季节、场地、器材的约束,这也是我校每位学生的必修课。在教学中让学生知道习武的目的和意义。

使学生认识到学武术能强身健体、自强不息、诚信正直、谦和忍让、见义勇为、保家为国。学生在书本上很难找到与武术相关的知识,那么可以平时让学生观看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武术视频,利用图片、国旗下讲话、班队主题活动、黑板报等方法,认真组织学生不断深入理论知识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从古人的英雄事迹以及武术的悠久历史,及练武的内涵等,以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热爱。
        我们小学阶段的武术套路都比较简单,要求教师做任何一种示范时必须准确无误。教师的示范应使学生为之一振,激发起习武的兴趣和欲望。对于身体素质好,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单独指导,起到榜样作用。耐心教导,这也是体育课堂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方法。教学术语要正确化。学生刚刚学习武术动作时可以把动作创编成口诀,便于学生掌握。而且应根据武术的特点进行术,口语化讲解。如:讲弓步时,口诀可为“前腿弓,后腿绷,挺胸,立腰”,让低年级较容易抓住动作的关键。歌曲《中国功夫》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棍扫一大片,枪挑一条线,身轻好似云中燕,豪气冲云天”,运用这些把武术动作比喻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无论在体育教学或其它课程中,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至于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练习,并不断地掌握体育技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丰富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心正则拳正,心邪则拳邪”,思想政治工作是武术生存的生命,是最重要的教育教学环节。斗志旺盛、容易冲动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影视的打斗场面又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要求教师时刻要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和专项的思想品德教育,利用学生对武术项目的喜爱,引导他们认真学习吸收武术礼节,要求他们严格遵守纪律,这种方法效果很好,且更有利于帮助学校政教的德育工作,为学校获得了两赢。
        对学生进行教育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其中“教书育人”又处于核心地位。从体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团结互助、艰苦朴素、勇敢顽强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热情、活泼、细心沉着的心理品质。“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武术是我国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中国功夫》屠洪刚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武术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唐仁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