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保障地铁安全运行的压力日益增大,各运营单位都在强化安全风险的预防、管控,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的前提是基于对各类运营风险的正确评估和分类分级,目的是使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精准投放,既有效防止大概率的“灰犀牛”事件,也要防止偶发但后果严重的“黑天鹅”事件,不断提升运营安全保障,本文主要探讨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的来源、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构建的过程。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安全管控;体系构建
0 引言
地铁运营生产的核心就是安全,安全防范的关键在于各类风险源点的管控,运营安全风险普遍存在于所涉及的人员、环境、设备和管理四大因素,在纷繁复杂的风险因素中,如何有效识别关键因素并以此精准施策加强安全管理,是衡量运营单位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指标,通过构建运营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抓准、抓实安全管理,确保地铁的运营更加可靠。
1 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的来源
地铁生产、运营过程中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设备故障、环境不良以及管理上的缺陷等众多因素均可能造成事故灾难事件,如设备故障或缺陷造成的行车事故事件;违规用火、用电造成的火灾、供电故障和人员伤亡事件;大客流疏导不到位造成的踩踏事件;电扶梯异常动作造成的客伤事件等。由于地铁运营工作涉及专业众多、线路覆盖面大、管控复杂及其公众性等特点,生产和运营过程包含很多不同级别的风险源,一旦发生较大运营事故灾难势必造成负面社会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生火灾等,个别社会极端意识人员故意报复制造社会影响,纵火、爆炸或毒气攻击等事件均会引发后果极其严重的危险事件及次生灾害。国外轨道交通运营历史中已多次发生针对轨道交通的毒气、爆炸等恐怖袭击
牵引供电系统、动力供电系统故障造成大面积停电、运营中断、起火冒烟等。
2 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
2.1 辨识研判运营安全风险
根据地铁运营技术特点和相关行业经验,可以将运营安全风险分为设施监测养护、设备运行维修、行车组织、客运组织、运行环境5大类,根据这五大类别,逐一开展风险识别,研判中要突出乘客及行车、施工、特种设备、消防等安全关键,具体要求如下:
定期识别预判:各运营单位要按照年度、季度、月度的安全情况,以作业过程和管理过程为对象,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以及管理的缺陷、失误,在全面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全方位组织对五大类别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研判。
动态识别预判:当安全生产要素、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开展动态安全风险辨识,识别在安全管理、技术规章、生产组织、作业环节、设备质量、环境因素、职工素质等方面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如出现下列情况时,须立即进行研判:
a)遇有新技术、新设备、新项目准备实施或投入使用,行车组织调整,规章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等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大时。
b)人员、设备、工作程序或者环境发生变化时,如制订、发布、更改重要管理规定或作业程序等。
c)发生各类安全事件、设备故障、严重险情后,识别出性质严重的、可能危及运营安全的风险。
2.2 确定安全风险的类别和等级
按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要求,可以采取专家、技术骨干列表抽样调查分析方法,取平均值,按安全风险(R)=可能性(L)X严重性(S),通过计算乘积,得出各类风险的危险程度。式中:可能性赋值为
.png)
2.3 制订风险管控措施
确定各类安全风险等级后,要按照“综合施策,源头防范”的原则,依据现行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有关管理要求,紧密结合既有安全管理有效做法,健全管理和作业全过程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对照部门、岗位职责,落实各层级、各岗位管控责任,对行使专业管理职能的部门,要重点健全专业管理方面风险管控措施;对发挥综合保障职能的部门,要重点健全人员配备、安全投入、教育培训、激励约束机制等安全综合保障方面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做到不同层级、相应岗位对同一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各有侧重。
2.4 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
风险管控措施制订后,要充分结合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和自身实际,明确风险类别、风险名称、风险等级、风险描述及危害程度、管控措施、管控部门、管控岗位等内容,逐一列表建项,列表后要采取公告栏、办公网络、风险提示卡等各种有效手段,明示管理岗位、作业岗位存在的安全风险、风险描述及危害程度、管控措施、应急处置等内容,使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2.5 实施安全风险管控
充分利用安全风险数据库,有效实施风险预警,按照风险管控职责由相应职能部门组织实施以下安全预警:针对季节性、阶段性安全重点和安全问题发生规律实施广泛安全预警;针对新技术、新设备运用和行车组织方式变化等,实施前馈安全预警;针对安全管理薄弱部门,组织开展专项安全剖析诊断,实施安全专项预警。
3 结论
本文针对地铁运营过程中安全风险的具体来源,按照风险识别、风险定级、措施制订、风险建库、风险管控五个步骤,详细论述了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地铁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抓实安全保障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张建平, 赵振江, 任刚, 等.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安全风险防控技术研发与示范[J]. 交通与运输.2015(5).52-53.
[2]吴超.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建模与风险评估分析[D]. 北京交通大学, 2015.23(10).77.
[3]张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评估与指标体系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5).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