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泵站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构成要素,是水利工程各种设施的动力来源,为了水利工程能够正常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必须保证水利电力泵站的安全运行。泵站在实际运行调度过程中,其实际运行情况会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泵站设计、泵站运行管理、工作人员操作技术以及设备性能等等。本文对水利工程泵站进行简要阐述,结合不同要素从多个不同方面分析水利工程中泵站安全运行管理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并通过原理、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探索讨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泵站;问题
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护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与环境而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总称。水利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的基础设施,从古至今,不分国界,人类通过修建各种规模的水利工程来实现抵御水灾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水利工程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一直极为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大量的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农业灌溉、发电、供水、围垦、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极为重要。而泵站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工程运行的动力来源,确保泵站安全运行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关键。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泵站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设计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维护保养不到位和人员操作水平不高等现象,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泵站的安全运行。完善管理机制、优化泵站设计、定期维护设备以及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做好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方能为水利工程正常运行打好坚实的基础。
1.水利工程泵站概述
水利工程泵站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水位以及增加水压,其组成包括进水池、出水池、前池、电气机电设备、辅助系统、水泵、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动力机器以及机房等,是水利工程的核心构成要素,好比于水利工程的心脏。泵站按照其使用目的、取水水源、动力类型等可以分为排水泵站、多功能泵站、灌溉泵站、井泵站、水锤泵站、排灌结合泵站等[1]。泵站为水利工程提供了动力来源,从而使水利工程在发电、防洪排涝、农业灌溉以及调配水资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泵站的主要构成以及类型
2.1泵站的主要构成
2.1.1进水系统
泵站进水系统主要包括进水池、前池和引水渠道等,进水系统把泵房和水源有效地连接在一起,进水系统在设计上改善了水泵的进水条件,通过各种措施减少水流损失,进而创造出良好的进水流态,让水泵发挥出最优性能。
2.1.2出水系统
泵站出水系统主要包括出水池、出水渠道等,出水系统把泵房和排灌渠道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可以发挥稳流以及消能的作用[2]。
2.1.3泵房
泵房是泵站的核心部分,是一种主要用来安装电机、水泵、连接管道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的建筑物,同时也是运行管理人员开展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主要场所。泵房的结构主要取决于水源水位变化幅度、地基条件以及主机组性能,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固定式泵房和移动式泵房两种形式。
3.水利工程中泵站安全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理机制和维护保养不完善
在实际应用中,某些水利工程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并没有建立足够完善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这种现象不利于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其一是泵站日常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没有具体的日常运行管理机制去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其二是运行维护保养机制不完善,导致泵站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得不到及时、必要的维护保养,使得相应设备老化和损伤比较严重;其三是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度,部分的工作任务存在职责重叠和混乱的情况,出现问题后难以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严重影响了泵站的安全运行;其四是考核机制不完善,对于泵站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难以实行具体的考核。
3.2泵站设计存在问题
泵站是水利工程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泵站的设计需要根据水利工程的用途、规模、水源的情况以及当地气候条件等各种因素而决定,需要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在泵站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经验不足,设计标准不规范,工期紧张等问题的影响,部分泵站的设计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合理,致使泵站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隐患。
3.3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不高
泵站运行过程中,很多具体的环节都需要工作人员的参与。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泵站运行管理的质量。
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某些工作人员存在擅离职守、响应时间慢以及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没有切身履行自身的职责,同时在操作上没有严格执行泵站运行管理的相关规定规程,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这严重影响了泵站的正常运行[3]。此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对于泵站运行的各个具体环节缺乏深入了解,难以有效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水利工程中泵站安全运行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4.1完善制度建设
要确保泵站能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鉴于此,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该要加强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通过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泵站的安全管理水平。首先要完善日常运行管理以及维护制度,针对泵站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特点制定日常运行管理以及维护保养机制,工作人员需要按照相应制度的要求对泵站运行状态进行巡查和监控,同时要定期对泵站各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避免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其次要厘定职责,根据各部门的主要任务划分各自的职责范围,明确职责以及权限,确保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工作人员分工合作,从而使泵站安全稳定运行。此外,要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各部门实际工作的特征,建立具体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从而落实奖惩机制。
4.2优化泵站设计
合理化的设计是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保障。我们要在实践中认真留心观察和记录,总结出泵站设计中不尽完善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然后通过科学的设计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由于各种原因,某些水利泵站存在设计上的不合理,导致运行时效率低下。例如:很多泵站进出水系统不完善,无法完成指定的工作;某些泵站在运行设计上缺乏合理的管理,导致各系统运行混乱,缺少协调性;很多设备在初期设计得过于简单化,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无法应对泵站运行条件的较大变化;系统运行的调节方案落后,旧的系统通常只使用一种调节手段[4]。因此,在泵站设计环节要综合考量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合理设计泵站的各个结构环节,同时考虑泵站运行条件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确保泵站建成后符合水利工程运行的实际要求。设计人员要综合考虑各种实际因素以及运行管理人员的反馈,针对泵站设计方案进行深入论证分析,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
4.3强化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工作人员在泵站安全运行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注重加强泵站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其职业素养以及业务能力。尤其是一线技术人员,在加强工作责任心的培养的同时,不仅要加强操作能力的培训,同时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训,全方位、深层次、多方面地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同时要鼓励工作人员自主学习,鼓励其继续深造,并为其提供一定的支持,从而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增加工作人员群体中中级以及高级技工的占比。
4.4加强泵站设备维护保养
泵站是一个由众多不同环节构成的整体,是一项系统工程。
泵站结构上包括进水系统、出水系统、电气设备、辅助系统、水泵电机和泵房等,各个系统都可能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和故障。因此,泵站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泵站运行管理人员对此要提高重视[5]。泵站工作人员应该根据设备的不同类型拟定对应的维护保养周期,定期有计划地对各项设备进行相应的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各个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泵站工作人员也应该做好日常的巡查和监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避免扩大影响,造成损失和事故,保证泵站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5.结语
泵站的安全运行是水利工程发挥正常功能的重要保证。完善泵站安全运行管理机制,强化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优化泵站的设计以及好做泵站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可以有效地确保泵站安全稳定运行,管理人员以及主管单位要充分认识到泵站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并予以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周旭东, 张莹, 崔凯等. 试谈水利工程中如何规范化管理泵站的安全运行[J]. 治淮, 2019.486(02):48-49.
[2]聂立萍, 马华明. 提升泵站运行效益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及意义[J]. 科学技术创新, 2015(35):43-43.
[3]朱端来, 杨晓芬, ZHUDuan-lai,等. 泵站电气中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J].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5(3):47-51.
[4]孟弯弯, 张玉胜, 孙毅. 吕梁横泉水库工业供水泵站优化设计与研究[J]. 人民黄河, 2015, 37(2):139-141.
[5]白传贞[1], 任玉彬[2], 徐世焘[1]. 浅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5, 35(2):72-74.
[6]王维保, 孙丽华. 浅谈重点水利工程存在问题与建议[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3):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