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4期   作者:黄麒炜 邱慈湘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具备一定的时代意义。城镇化的推广和建设绝不能停留于表面工作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具备一定的时代意义。城镇化的推广和建设绝不能停留于表面工作,要真真切切地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城镇化进程中不免发现一些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中暴露出的问题,如何发现问题并及时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成为了目前的首要任务。本文从消防安全管理的必然性、目前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善举措三方面入手,展开分析,深入探索。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消防安全管理体系;问题与对策分析
        
         有一组关于2018年1月至8月的全国火灾事故统计数据显示,统计的时段内城市发生的火灾事故共计7342起,而农村乡镇只有5675期,从伤亡概率来看,农村乡镇要远远超过城市,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不同区域对于消防安全的管理力度有啥所不同。目前正处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比较关键的阶段,消防安全管理是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本着以人们的生命安全为第一位的原则,分别从管理机构、人民意识等方面入手做出全方位的改变。不能报着侥幸心理面对消防,更不能意识不到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唯有修补当前存在的漏洞,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城镇化建设。
         1 为何要注重城镇化进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
         城镇化的最大体现就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然而这也为不少企业提供了契机。市场随着需求量的变化呈现出激烈竞争的情景,许多新兴企业也应运而生了。由于人们对于这些新兴事物的认识还非常有限,这也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了不少挑战。以建筑行业为例,对室外建设而言,消防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一部分。消防安全管理举措可以有效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提升施工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对于室内装修来说,人们的需求不断更新,装修的材料和方式也有所升级,外加上近几年小区内的入住率不断提升,消防安全管理不但不能省略,更而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封闭的建筑内一旦发生消防事故,那造成的人力和物力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一定要重视消防安全管理。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难免有一些消防隐患,这些隐患都是在人们的认知盲区内,但如若轻视,后果不堪设想。
         2 目前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暴露出哪些弊端
         2.1 对宣传教育工作的忽视
         纵观目前的消防安全体系,其中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宣传教育。消防安全不能仅依靠消防部门,还取决于人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少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消防事故遥不可及,也正是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在事故发生后,人们往往措手不及。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极其薄弱,一方面体现在对安全隐患的了解甚少,另一方面体现在遇到危险时完全不懂得自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隐患是不易被发现,可能一次不规范的操作导致大火肆虐,也可能因为一时粗心引发爆炸危险。这就要求人们了解一部分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了解的途径就是相关管理部门的宣传和教育。经常会在新闻报道中见到火灾现场不知所措的人,以至于错过自救的最佳时间,不行被大火吞没。哀悼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导致惨剧的原因,其实就在于平日内自救知识的积累不到位。除了居民区,工作区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利益至上的年代,企业的管理层一门心思在如何获利,却忘记了消防安全防范。长期工作于人员密集的场所,触及一个小小的隐患,就可能导致人财两空的结局。
         2.2 相关单位缺少监管环节
         首先是监管人员的配备过于业余,应变能力极差。一些单位为了减少开支,聘用一些有常识的大学生来对消防安全进行监管。由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监管行为并没有发挥其价值。年轻人不够稳重,很难全身心投入到监管工作之中。这样一来,发生消防危险时并不能及时完成预警工作,也不容易发现事故原因,使得消防安全监管只停留于形式层面。接着是消防安全监管人员专业技能不到位,部分单位的监管人员消极怠工,且没有扎实的消防安全知识。他们没有意识到宣传与教育的意义所在,在此方面采取的行动也十分匮乏。由于长期处在一个较为安全的环境中,驱使监管人员产生惰性,没有足够多的热情投入于本职工作。最后是消防安全部门事先没有与相关管理部门建立其沟通的桥梁,没有达成目标的一致性。

在遇到紧急状况时,无法展开全方位的联防联控机制,会可能因此错过最佳时机,造成巨大损失。
         2.3 配套设施的形式化现象显著
         注重消防安全的第一步就是在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设置基本的消防设施,以便不时之需。但是调研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许多公共场合的消防设施都只是一个摆设。譬如消防栓缺少水带和水枪,没有人负责消防器械的更换和检修等等,这些现象可以归为配备设施的形式化,根本原因还是源于不重视。如若不加以管制,发生消防事故时,这些配套设备也只是徒有其表,而不能发挥其实际效用,等到消防车到来时,已经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2.4 缺乏对于安全隐患的分析
         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在预防阶段需要对环境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分析,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但是就现状而言,很少有消防安全部门能对安全隐患做出详细分析的。该阶段是我国城镇化推行的重要时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数量也在不断攀升,其中在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人员流动。城市与农村之间人员流动比较频繁,以至于人口密度极高。人口的增加自然而然会带来住房的紧缺,社区和城市的相关管理难度系数提升,消防安全管理也随之变得复杂。
         3 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体系还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3.1 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安全的维护不只是相关部门的职责,更是公民的义务。为了降低消防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首先要做的就是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的方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在社区内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的方法增加人们对于消防事故的防范意识;在企业内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讲座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在人员密集的公众场所可以通过消防演练的形式让人们的了解一些自救的常识等等。
         3.2 完善监管工作
         根据现状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可知,目前消防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尚不到位。首先是监管部门的人员一定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提升相关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是要对监管人员进行适当地思政教育,思政教育的开展可以防止工作者消极怠工的情况时有发生。接着需要对配备设施加强监管,需要派遣专业人员对容易发生消防事故的区域进行定时的抽查,杜绝配备设施形式化的现象。另外,相关人员也需要对配备设施的使用年限和更换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于设施的更新和维护。最后加强联动监管的力度,监管工作是一项大范围的工作,由一个部门或一个组织去完成是单一的,需要多部门的相互配合。各个部门与消防安全部门的密切合作,一方面可以降低消防事故发生的频率,另一方面可以为人民的安全保驾护航。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城镇化的推广与消防安全管理体系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是为人们提供更有品质的生活条件,而消防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从源头处保障人们的安全。消防安全为城镇化进程保驾护航,城镇化进程为消防安全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尚不完善,需要相关人员针对问题采取建设性的举措,为城镇化进程扫除障碍。
        
         参考文献:
         [1]宋敏,胡浩.快速城市化进程下消防规划研究[J].消防管理研究,2014(6).
         [2]权向科.探讨“城中村”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J].四川建材,2015,(2):293~294.
         [3]谭树军.浅析“城中村”消防安全及防控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16,8(3):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