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响水分公司 江苏响水 224600
摘要:10kV配网是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电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效果。随着配电网建设和改造的逐步升级,其结构日趋成熟的同时也愈加庞大复杂。电网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故障的影响而导致跳闸停电,直接影响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因此,如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10kV;配电网;可靠性;措施;设备
前言:
配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为了改善电力服务质量,提高配电能力,就必须重视不断提高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1、当前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受到的影响
1.1配网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生产当中电子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所以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就变得越来越大,用电的负荷量也在不断增加,很多电网设备已经不能有效地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配电线路分为架空线、电缆以及混合结构,由于配电线路是随着电力用户的增多而不断发展的,而且前期一般没有总体规划,所以最终造成供电区域错综复杂、接线方式多种多样,单辐射线路和联络不合理的线路大量存在,不能完全达到N-1要求,尤其是手拉手比例远远不够,当故障发生后,不能有效的转移负荷。10kV配电网因为架设在外界环境当中,所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天气的变化或者是外力的破坏,而且当配电网遭遇到恶劣天气影响时,还经常会发生线路跳闸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会导致电力使用者不能接收到电力资源,发生断供电的情况,从而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依旧有不少电力企业在配网运维中采用传统的故障排除法,效率远远达不到现实要求。对于这种情况,电力企业不仅要加大投入,重视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还要重视对运维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实行有计划的维护,以降低故障发生率。
1.2 10kV线路质量的影响
在当前电网输送电能的过程当中,10kV线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电网的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线路以及设备。线路是配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若线路出现异常,配网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设备也是一样。由于配电线路交错重叠,导致部分线路间联络复杂、冗余,不利于运行管理及维护。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线路存在供电半径长、装接容量大、负载率高等现象,这不仅造成线路末端电压降低,而且不利于故障时运行方式的调整。另外,架空线路中缺少干线分段开关及分支开关,当线路故障或者计划停电时,停电范围扩大,直接影响了对其他用电客户的供电。同时,配网设备质量还会影响到线路运行,因此,配网运行风险较高;所以相关的电力企业或是管理部门应该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加强对线路质量以及其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视。但是很多企业在管理的过程当中或者是在施工当中都没有提高对线路质量的重视,也没有对实际使用的线路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核,很多线路质量并没有达到实际的使用标准,这样一来就会大大增加线路受损的概率,而且还有可能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除此之外,因为配网当中线路都是长时间在暴露的环境下进行工作,如果相关的质量没有达到使用标准,工作效率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长期存在的质量问题还会导致线路发生故障,最终大大降低10kV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2、10kV配网供电运行可靠性优化措施
2.1组织管理方面的优化
供电可靠性管理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它反映一个供电企业的电网状况、供电质量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因此供电可靠性的提高,将愈来愈被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所重视。
为了提高10KV配网供电运行的可靠性,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统,由于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具有多样化,在配网管理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能够提高配网供电的系统化和程序化程度。建立健全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科学制订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计划,定期召开指标分析会,指导、监督可靠性管理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月度有分析、年终有总结。完善的配网供电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够完成,业务人员同样需要很高的专业素质,才能够切实配网供电的专业化程度,真正将配网供电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尽最大限度避免由于人员工作技术不到位而出现的失误。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需要建立完备的设备安全资料库,对配电设备和线路进行定期监视和维护,详细记录维护过程,并且建立健全维护档案,对于在维护过程中发现的配电设备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及时解决。
2.2加大配网结构的改造
电力企业为保证电力配网运行的可靠性,需对结构定期优化升级。因此,企业要对供电半径进行合理设计,在保证其合理的情况下,构建环型回路供电体系,促使企业实现环网供电模式,提高电力企业电力配网运行可靠性,加强配网设计,改善配网结构,能有效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改善配电网网络结构,改变配网设置,促使电网形成联络性较强的环网结构,提高运行灵活性。如:实现线路之间“手拉手”结构,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缩小停电范围;对重要线路采用双回线供电,在人口较集中、树线矛盾突出的地方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或敷设地下电缆,使其绝缘水平加强,稳定储备提高;对主干线路增设分段开关,架设分支开关,把分支线路故障限制在支线范围内,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增设变电站之间的联络线,实行分段控制,提高各站负荷的转供能力,从而达到少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目的,促使配网向着自动化供电方向发展。
2.3加快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在信息技术大环境下,配网供电方面实施配网自动化具有显著作用,提高智能电网自动化管理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在10kV配电线路中,应该不断地实现配电线路的自动化,从而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电网中各个器件的运行状态,从而及时消除故障。加强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有效地对线路及设备进行运行状态监测、远方控制和就地自主控制、故障区隔离、负荷转移及恢复供电。通过配电负荷潮流的计算,在配网改变运行方式操作中,实施配网合环转电,有效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2.4加强配电网运行管理,提高配电设备健康水平
加强配电网运行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使其不仅要把安全、线损管理好,杜绝各种可能的人为误操作,还要把供电可靠性纳入日常工作考核,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供电可靠性管理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对电气设备、电力线路定期进行巡视、维护,开展特巡、夜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深化电网建设、规划设计、运行维护、科技进步等工作,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重视责任落实工作,将工作落实到个人身上,发生事故要求责任人承担,这样责任人也会做好本职工作,防范不良事故的出现,确定监测计划,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及时将故障排出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对此,线路检修部门应该联网建立合作中心和保修中心,安排专业人员进行配电事故调度,严格贯彻落实值班人管理制度,为线路的检修,提供人、财、物力的保障,提高线路保修的及时性。
3、结语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在供电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针对目前电网运行中影响供电稳定性的各种因素,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并积极借鉴一些成功的管理经验,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稳定、高质量的电能供应,确保人们正常生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英福,穆富晶.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优化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8)
[2]薛欣科,朱文.对10kV配网供电运行可靠性优化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