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是班级建设的主体,班主任与学生的良好关系不仅影响班级建设,还对班级学风和班级管理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作为班主任,需要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关爱、赞赏学生,用个性化的风格和魅力去感染学生,成为一名受学生崇拜和信任的班主任。
关键词:班主任;崇拜;信任;精细化研究
班主任,是一群特殊的教师群体,不仅肩负教学任务,更加是育人的先锋。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学生心灵的指导者,学习的促进者,同时还应该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朋友。同时班主任要用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引领学生;要用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要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心灵,做一名让学生崇拜和信任的优秀班主任。在此,就如何成为一位让学生崇拜和信任的班主任谈几点看法。
一、真诚的爱心
学生很敏感。他们总是用感性的眼观去看待这个世界。在他们的字典里只有好与坏。他们对于无私的帮助与关心,总能在最快的瞬间用一种近乎直觉的方式感受到。这份关心必须是真诚、发自内心的。只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学生,而不仅仅是知识、品德与习惯的接受与养成者,不带功利眼光真诚的去关心学生,才能透出“真”。这样学生必然用心回应。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上学期有一个学生进步很快,据说原因是他感觉我对他很好,所以他愿意努力,愿意听取我的意见。我回想了一下,似乎也没有什么地方表现出特别关照他啊?直到后来一次和他闲聊时才知道,原因竟然是我有一次在和他聊天时顺手整理了一下他的衣领!这不得不让我感慨,一个下意识的善意的动作,学生就能感受如此之深从而努力去转变。
二、打造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
一个高明的教师,他领导学生的思维;一个不高明的老师,他看管学生的行为。我们的学校是一所普通的中学,来到我们身边的孩子,不少是在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声中长大的,他们很少体验过成功的喜悦。为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独立做事情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使他们体味到成功的快乐: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学生心灵的导师,做他们知心的朋友。我是一个积极主义者,所以我鼓励我的学生也要做积极主义者。教育学生要心地善良,要真诚的生活学习,要用心踏踏实实地做事情。我经常对学生讲,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是站着的,他的整个人就不是跪着生活的;如果一个人思想是跪着的,那他整个人就是生活中的乞丐。从初一到初三,通过给学生们讲解与时代相联系的优秀人物的事迹,不断着鼓舞着我的孩子们。在学习上,他们积极向上,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在生活中,他们勇敢坚强,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三、个性化的管理风格
在班级管理中,我坚持把班级还给学生,坚持有效进行指导,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工作,有效学习。这一届我接手的初一二班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一个普通的班级。从认识的第一天起,我就对我的班级进行改革,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勇敢负责人的做事情。浓厚的班级学习氛围,极大的鼓励了学生,使他们乐学、好学,并且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有了兴趣,学生学习怎么会有负担呢?用个性化的教育风格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是每个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贺拉斯·曼曾经说:“一个没有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教师,就像一个使劲敲着生铁的铁匠。”而另一句西方谚语则说:“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摁下马的头让马喝水。因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在自觉组织学生活动中,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对三维目标的不懈追求。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教给学生知识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如何让学生喜欢你,能让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能让学生爱上你的课。如果能让我们的课在课前让学生期盼,在课堂上让学生喜欢,在课后让学生回味。
那我想,这样的课堂就是美丽的课堂,这样的老师就是让学生崇拜和信任的老师。我们的老师也只有这样才能活的精精彩彩,洋洋洒洒。就为了这样一个想法,两年前,我就为自己设计了教学目标,那就是:让学生爱上我的课,让学生渴望上我的课,让我的课堂充满知识和活力,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而不止是文化知识,让学生的交际能力强起来,让学生的习能力提升上来。
四、赞赏学生
学生为什么努力?因为他们想得到他人的肯定。如果他们得到了肯定,自然会更努力的去学习与表现。那么如何挖掘学生的潜力呢?
1、最好的批评是表扬——发挥榜样的力量。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很容易形成崇拜心理。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表扬身边的榜样例子。比如:想形成良好的班级纪律,就可以找机会表扬纪律好的学生,同时在之后对其表现出欣赏的态度。这样学生们无形中接受到一种信息:纪律好就能得到肯定!从而形成模仿与竞赛的氛围。在此过程中,学生将渐渐自然地形成守纪律的好习惯。接着继续表扬更多的榜样,促进纪律的进一步提升。有时学生难免犯错,那么这时就应该及时教育,但是批评他的错误行为不如找机会表扬别人的正确行为。上学期期初学生早读课之前都习惯在操场上玩,无心学习。我并没有当场批评。过了几天发现有几个学生提前进班级在看书,我抓住这个契机,大力赞赏这种行为。当时其他的学生眼中都透出了羡慕的眼光。果不其然,第二天,全班学生都自觉进班上读书了。于是我又当场表扬了全班,给予表现分。紧接着激发学生的榜样意识,发动对其他班级的纪律榜样示范,形成了早读学习的良性循环。在这过程中,没有强迫,学生完全是主动、开心地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2、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学生们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他们只是想有人肯定自己。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我们更多的把眼光投向最后的结果,比如成绩,比如现在的表现。这对学生们来说,是很难得到赞赏的。因为学生都不是完美的,特别是一些成绩差,表现差的学生,他们得到赞赏的机会更是渺茫,就像是在平地上仰望高楼。这也是造成许多差生自暴自弃,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那么,把眼光投向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一个阶梯一个阶梯的登上去,在这过程中不断赞赏他们的进步,效果肯定不同了。因为他们够得着,努力一下是可以做到的。以学习方面为例:把所有学科的学习细分成平时的作业情况、课堂回答情况、课外实践情况等好几个小方面,注重从认真与否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并且告诉他们“态度决定一切”“也许努力不等于收获,但是不努力一定等于一无所有”!这样差生只要认真些,刚开始至少能得到“认真分”。那么,当他得到了这份对他来说来之不易的分数以后,当然是更加努力的去争取了。因为他们曾经失去过那份本应该也属于他们的荣誉与赞赏,一旦拥有就绝不可能轻易放弃了。我至今还记得班上曾经落后的同学第一次得到分数的表情:想装作毫不在意,其实激动的脸都泛红了。之后的努力就连我都感到惊讶。那么接下来,当学生开始认真对待学习了,好成绩还会遥远吗?到了这学期再提议把学习成绩适当计入学习分,学生们都觉得理所当然,显得很有兴趣与信心。
赞赏学生,让学生在一路加油与鼓励中不断前行,当他们回头再看曾经的历程时,能不感激促成他们成长的班主任老师吗?这样,学生才能够去崇拜和信任班主任,班主任的威望自然而然也在不断地提升,也就能以此更好的去开展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潘健.班主任的教育信念形成与主体价值实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2]李学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刘守旗.班主任教育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唐志琴.班主任的管理魅力与班级管理效率[J].教育革新,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