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以来,武汉爆发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很快波及全国。鉴于疫情防控需要,全国各地学校全面停学,学生居家,延迟开学,教育部实施了“停课不停学”以应对疫情。这对学校和老师们都是一种挑战,毕竟这是一直全新的授课方式。现在,网课即将结束,这10个周的网课给了我很多感触。
一、责任,担当
为了网课的顺利进行,学校董校长亲自部署,利用晚上时间,多次组织老师们学习网课软件的使用。作为年级组长,我们多次组织年级间开会商讨,备课组间开会研讨,各班级进行学生和家长方面的多次培训......为了网课的顺利进行,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除了网课的准备,还有学生和家庭的疫情防控统计。恰逢寒假,很多家庭出行或回老家,每天的体温上报,所在地上报,健康状况上报,有无与疑似病人解除上报,返回学生上报等等,有时,是非常急的短时间内必须上报的学生统计......所有这些,班主任们都毫无怨言的立刻执行,按时上报。不但要上报,还要不停的提醒家长和学生,疫情防控期间要如何做,不能疏忽大意等等。因为有强的责任感,年级的孩子们健康的准备复课。
二、年级部署
对网课,年级做了详细的部署,安排。
1.备课组统一备课,每周末,备课组要开一次会议,总结本周的工作及商讨下周的授课
2.班主任要每节课跟课,时刻关注课堂情况,做好记录,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保证网课顺利进行
3.每周开一次网上班会,总结本周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励志教育
4.每两周开一次家长会,对家长们总结出网课出现的问题,及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帮助
5.每周末统计出下周两个家长都已复工上班的孩子,以便老师们课堂多关注这些孩子
6.网课期间,学生用电脑的时间过长,并且运动少,所以每节课间指导学生做眼保健操和体能锻炼
......
这一条条,一项项,保证了年级网课工作顺利开展。
三、备课,上课
或许有人说,备课上课有什么变化?不进行网课你们就不备课啦?差别很大。网课的备课要增加更多的预设,因为看不到学生,同时是授课软件。这中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网络问题,突发问题,预设问题的解决都要预设进去。每节课的课件必须要进行备课组的研讨,制作前的方向研讨,制作后的使用价值研讨,使用后的反思研讨等等。
网上授课起初并不顺利,老师鼠标笔使用的不流畅,软件使用的生疏,偶尔也会有卡顿,扬声器出问题,电脑的问题,网络的问题等等的状况。
但老师都能沉着应对,泰然处之,授课老师网络出现问题,跟班班主任立马组织课堂,年级立马帮忙寻求学校微机老师的技术指导,课堂学术问题,老师就耐心地再一遍遍讲解,直到所有同学听清听懂为止。因为怕此情况再次发生,老师也会提前预备好几种方案,直播课出现问题就微课上阵,保证课堂顺利进行。虽然有偶尔有一些问题出现,但是都能够及时解决。每一天每个老师都在进步,虽然很多老师可能是第一次接触网上直播课,但是有了大家不断的努力,我们教师在线上授课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方法灵活多变,不在如同开始时那般做的有些瑕疵,鼠标笔也应用的很流畅了。总的来说这是一次不多的教学体验,同时放开的授课渠道,开展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
当然,学生方面的管理难度也加大了。为了避免学生在上课时出现私自旷课或者逃课的情况,我们规定,每个学生上课前都要做好签到打卡工作,上课过程中,跟班班主任要时不时的查看学生人数,授课老师要加大提问频率,这是推动每个学生学习的关键,当然这样的环节主要用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对个别比较调皮的学生,用各种取巧的手段蒙混过关,我们通过与家长的沟通配合终于实现了监督上课,共同学习。
经过10个周的网课学习,有的学生进步特别大。跟班班主任就会及时送出小红花,鼓励孩子们。一句句温暖人心的话语沁入心间,像极了抚花轻嗅时的美好,观月漫游时的轻松快意。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与对高尚职责的敬畏,以及对学生们的关爱。
四、批改,答疑
随着现在网络科技的发达,我们现在不仅是可以在网上进行授课,作业是也可以在网上完成的,年级要求每天的作业量不要太多,但要精,要严格的跟着教材方向走,为的就是可以更好的加深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点学习,融会贯通,这样才能让他们对自己当天的课堂的学习状况,有清晰的认识。老师们每晚都在网上批改作业,有什么问题当时反馈给学生,就如同面批一样。这样也方便老师及时调整第二天的授课内容,对作业的讲解就有详有略,省时有效。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老师会及时与家长反馈,提出解决措施,争取家长的最大配合。每周,学生会有一套综合试卷,利用零散时间完成。老师们就会利用休息时间,开会议进行网上答疑。学生们从开始时的不适应,茫然,到现在的积极参与,热情高涨,不得不说,这对孩子们是次极好的的锻炼机会。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也许这次疫情能让所有人对“爱”有更深刻的体会。待到疫情结束我们可以一起挽手去看樱花,一起慰问这次默默无闻的英雄。而现在我们能够做到的是用知识去武装自己,为国家的未来贡献力量。也许书本上的知识,试卷,会让你迷茫,可那些为你而生的奋斗之力,拼搏之力,正如外界为了大家,舍弃小家而赴汤蹈火的英雄的情操,哪一个不牵动着我们的心?
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知识作为梦想!
作者简介:姜凤,中学一级,西安交大阳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