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出行以及货物运输的需求逐渐提高,这有效促进了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但因为我国车流量较大,给公路运输带来的压力较大,因此对于一些公路的病害问题需要重视,道路的病害会影响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鉴于此,必须针对公路的实际情况采取养护措施来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营。
关键词:公路;路面病害;养护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在实际生活中,公路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在行车载荷以及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公路的路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的行车安全和运输性能。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公路养护部门应加强养护,通过采用有效的养护技术,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运输性能,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1公路路面病害的常见因素
1.1路面裂缝
公路路面病害中最常见的病害问题中,最常见的路面问题就是裂缝。通常情况下,公路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沥青,而沥青公路一旦出现问题时,很难及时发现公路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期限。当公路出现裂缝情况时,尤其是公路刚投入使用的前几年,并不会对路面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公路相关工作人员常会忽视,公路表面早期出现裂隙的情况,导致公路裂隙程度随着环境的变换,让雨雪等不良天气的产物逐渐渗透进公路的路面内。当大量的雨雪逐渐渗透进公路结构内后,导致公路裂缝部位两侧的路面结构的含水程度变多,再加上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对其造成的损害,导致公路表面出现的破损程度逐渐加剧。
1.2路面车辙
公路表面出现的车辙情况与车辆的重量存在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大型车辆装载货物比较重、车辆承载吨位严重超过公路路面所承受的范围时,车辆会对公路路面造成严重的损害。公路出现车辙现象的情况主要分为两种,首先是外力因素作用于公路所致,其次,则是公路结构以及公路修建应用材料等因素。如果公路的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并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应用在公路建设中,也会导致公路路面出现车辙现象。
1.3路面坑槽
公路出现路面坑槽常见于建筑混凝土骨料的松散外露,其出现的主要因素是由于车辆长时间的行驶对公路产生的损害作用。但是,公路的路面本身并不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的原因包括以下两点:(1)公路建筑沥青材料的路面不存在隔水作用,加大公路出现漏水的几率,甚至对公路结构中的基础部分产生一定的侵蚀作用。(2)此外,公路混凝土结构层面以及公路中其他结构部分无法紧密结合,严重影响公路结构的稳定性。
2公路路面病害与养护技术的应用研究
2.1预防性养护
首先,公路检修。养护单位应该制定并落实定期检修工作计划,减少病害发生的概率,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还应该增加巡查路线的频率,及时处理发现的病害。其次,铣刨和重铺。针对路面出现较为严重的沉降或者龟裂,就需要用到铣刨和重铺技术。在实施前,应该进行全面性计划,比如,测量相关的参数、铣刨路面、废料运输等,再进行铺设及碾压、喷画指示标线等。最后,微表面处理技术。针对于运输压力过大造成的车辙问题,这种技术能在短时间内修补病害,不需要过多的资金。重点在于利用机器设备找准病害位置,保持路面干净。如果需要进行路面清洁,就一定要路面干透后再施工。车辙深度小于15毫米,则用单层处理技术,如果超过15毫米,则需要对这项处理技术进行加层。
2.2常规养护
首先,局部填充。这种技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以对各种裂缝进行处理。其实施原理是向路面裂缝中注入热油或者经过乳化的沥青,达到填充的效果。如果遇到较宽的裂缝,则需要进行沥青混凝土填充、振捣以及封口。其次,撒铺养护。这种技术能使得路面的微结构得到改善,提高路面的防水能力和抗滑性,需要用到性能较好的聚合物。第三,罩面养护。适用于路面的轻微裂缝和车辙。这种技术能使得路面的平整度得到提高。应用中需要选择大概为5厘米厚度的混合材料进行铺设。最后,再生路面。这种技术的应用较广泛,原理在于重新回收和利用沥青混凝土,降低养护成本。当前,分为返厂再搅拌和就地再生两种技术。
2.3边坡养护
在公路体系之中,边坡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鉴于此,在边坡养护工作中应用养护技术就势在必行。通过科学应用养护技术进行公路边坡养护工作,能够有效防止公路边坡出现垮塌问题,有效保障公路养护工作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一般情况下,公路边坡养护工作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公路边坡周边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另一种就是在公路边坡周边投放大量的水泥碎石。随着时间的推移,公路边坡碎料之上会出现侵蚀问题,最终造成严重的滑坡现象,进而对周边来往的车辆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工作人员需要提升养护技术的有效性,借此对公路边坡进行加强防护。养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公路边坡进行检查,观察公路边坡周边填料的实际情况,一旦发现其中存在分化明显的填料,工作人员应当立刻对其进行更换,借此有效提升边坡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同时防止公路边坡出现碎石滑落问题。此外,为了保障公路边坡得到科学应用和保护,养护工作人员可以在公路边坡的周边种植大量的绿色植被,这不仅可以起到固定边坡的作用,同时还能美化环境,有效舒缓驾驶人员的精神,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在边坡周围种植绿色植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结合该地区的气候环境条件,筛选出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植物中生命力最强的种类,在保障公路边坡稳定性的条件下降低资源的使用量,有效保障公路的整体经济效益。
2.4排水系统养护
在我国公路体系中,排水系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排水系统能够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到路基之中,保证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工作人员在进行公路养护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针对公路的排水系统开展设计工作,着重加强公路排水系统养护工作。首先工作人员应定期对公路排水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详细检查,其次应结合公路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公路养护方案,借此有效保障公路排水系统的正常使用。
2.5修补性养护技术
修补性养护技术中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微表处理技术,其主要是针对高速公路、机场道路以及高级路面等情况的一种养护技术。修补性养护技术主要是将聚合物质转变为乳化沥青,并在其中添加碎集料以及矿物集料进行混合,通过专用的摊铺设施将其平铺在道路上,从而提高公路的抗滑性、防水性以及平整性等性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各个公路以及路面病害来讲,能诱发公路出现病害的原因较多,像公路建筑材料原因、车辆行驶等原因,这些都需引起大家的重视。社会群众以及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以正确、客观的角度看待这一情况,并通过长期的实践以及经验的积累,发现公路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针对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养护措施,从而保证我国公路的质量以及使用效率。此外,部分新建的城市内交通体系,还需要提高公路的承重能力以及使用周期,从而为城市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体系,促使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延斌.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545(36):272-273.
[2]辛权.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诊断方法与养护技术[J].西部交通科技,2018,135(10):83-85.
[3]睢向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养护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8,263(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