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珍珠鸟》这篇课文以及其细腻的情感,讲述了一只小鸟对人类从初识时的陌生到熟悉后的信任变化过程。本文笔者将从教案的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的相关措施进行详细的探讨和思考。在人教版的语文书当中,《珍珠鸟》这篇课文是一篇非常富含哲理性和诗意的散文,冯骥才作者的文笔也是相当细腻。描述珍珠鸟与一家人相识到信赖的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都是非常人性化的,这种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珍惜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情感在字里行间中都有所洋溢。
关键词:教案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探讨
一、教案设计理念与课文本身的理念相呼应
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要体现出《珍珠鸟》这篇文章的主题——动物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情感、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将课文所表达的主题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对自然的和生命的感悟有所理解,并在这种学习的氛围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让学生以一种能够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尊重生命、顺应生命的态度面对生活。以人为本是作者在撰写《珍珠鸟》这篇文章时的主要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应是本篇教案的设计理念。
二、教学目标与课文表达和学生的实际接受状态相适应
本篇教案教学目标主要有3个:
1.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到细读课文,把握文章中故事发展的脉络,感受作者语言的细腻之处,学习这些语言和描写,争取应用到自身的作文写作中。
2.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到品读课文,让学生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相处的美好,人鸟之间的情感是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3.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到思读课文,让学生在思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人与大自然之间相处的美好境界,感悟人生的真谛,感悟生命的美好。物种之间的友好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人类要尊重大自然、适应大自然、与大自然和平相处。
三、教学过程要按照课文脉络由浅入深进行
1.阅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表达情感
阅读课文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也是放在最前面的环节,教师在对课文进行精讲之前,一定要让学生细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精读课文之后,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感受到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领学生做到的环节。学生在进行自我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对课文嗯,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只能停留在浅层面的感受之上,对于文章主题的深刻把握,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和详细的讲解。
2.品读语言,交流学习感受
请读文章的语言是在第二阶段需要进行的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已经对课文进行了详细的阅读和部分主题的了解。接下来,就需要逐句的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品读作者的语言,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表达出来的深刻情感。尤其是在《珍珠鸟》这篇课文当中,作者在字里行间中表达出来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情谊是非常深刻的,需要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
3.书写感悟,教师进行点评
书写本篇课文的学习感悟也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的一项任务,针对于《珍珠鸟》这篇课文作者的描绘手法相对细腻,情感流露相对深刻,是学生进行作文学习和深刻阅读的不二之选。教师要在带领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和精准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和学习感受写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能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书写的学习感悟进行点评,将部分相对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学习借鉴。
4.课堂小结,布置课下作业
课堂小结是每堂课都需要进行的环节,教师要在这个环节对本堂课程中学习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总结,将学生的优点与缺点总结出来,告知学生,并布置相应的课下作业,以便学生能够在下一次的学习中取得更加良好的进步。
四、针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措施
1.创设教学环境,进行课堂反思
对当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是教师进行教案总结中必须要有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些教学反思,教师能够针对本堂课堂讲解中的一些问题,作出及时的修整和改善,在下次课程中使学生有更好的提高。创设教学环境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比较有用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课堂环境中,能够帮助学生以更加良好的学习态度进行课堂学习。
2.运用教学技巧,吸引学生注意
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反思本堂课中使用过的教学技巧是否达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如果没有达到这些目的,在下一次的课堂讲解中需要对教学技巧进行改善,尝试出适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最佳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所提高。
3.教师以身作则,树立学生榜样
教师自身也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相应的学习榜样,不仅学生在课堂结束之后需要进行自我思考,查漏补缺,总结学习内容;教师自身也要在课堂结束之后对教案进行反思和总结,查漏补缺。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珍珠鸟这篇课文作者冯骥才以生动细腻的语言描写,将人与动物之间的相处过程展现的淋漓尽致,也为学生们描绘了一幅人与鸟相处的生动画卷,其中细腻的语言描写非常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案设计在课堂中对学生学习《珍珠鸟》这篇课文的帮助来说的积极作用也是非常大的,进行良好的知识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黄良波.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
[2]邬杉.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指导策略[J].考试周刊,2019,(23):75.
[3]张锋伟.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J].考试周刊,2019,(27):61.
[4]汪建德.新课标下突破语文教学实效性困境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8(34):54-55.
[5]张晓华.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J].教学与管理,2018(26):40-41.
作者简介:杨格利,1980.04月,女,汉族,陕西杨陵,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单位:杨凌第一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