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高中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翟慧慧
[导读] 何谓“微课”?就是以鲜活视频为主要载体,蓄有"短小精炼、针对性极强"的强大优势, 立足于我们教学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目前课堂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手段之一。
        何谓“微课”?就是以鲜活视频为主要载体,蓄有"短小精炼、针对性极强"的强大优势, 立足于我们教学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目前课堂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手段之一。微课"作为教学领域中的一个新生事物,正以其独特的魅力牵引着整个教育界。因此,必须要将微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深度融合。弘扬它的潜力,释放它的能量,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我曾对微课做过不同层面的探究,深知微课的出现使我的思品教学模式确确实实发生了大的翻转,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带给同仁一些全新的借鉴和深的思考。
        一、精心运作 用“微课”开好疫情下的思政第一课。疫情下的思政教育是一门有温度、有大爱、有情怀的教育。我以此为契机,结合疫情防控态势,制作“抗疫”思政微课专题,充分展示中国制度凸显的优势,坚定师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信心和力量。线上开课第一天,我的思政课就专门设计出了“抗疫”第一专题《众志成城 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教学短视频,授课时结合专题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在线密集交流,看到大部分学生反响热烈。据在线教学平台数据显示,我班开课第一天,线上思政课到课率高,绝大多数班级达100%。线上教学秩序严密,学生互动强烈。对思政课线上教学的适应度和好评度点赞率极高,实现了“抗疫”在线思政全覆盖的目标,为下一步高质量开展思政课在线爱国教育渗透,不断增强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础。做到“战疫”思政微课我先行,实现了思政教育与社会发展与实践的完美融合。
二、微课是凸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我从事中学思品教学多年,我觉得微课的出现使思品教学模式发生大的改观。微课所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即符合大众心理和时代所求。海量的教学资源还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实现教学的高效性和针对性。从而决定了微课在学生活动中所扮演得角色。那我们该怎样指导学生用好这些丰富资源呢?我尝试一下四点,效果较明显。1.推动新知,蓄满需要的能量。首先将微课程视为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通过视频完成一个融教学设计、多媒体材料、自创课件为一体的资源包。来吸引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这一手段拉近了老师们与“微课”“心”的距离,使大家强烈感受到“微课”在教学中所潜有的巨大能量,同时也为教师们进行每节微课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引领和雄厚技术支持,达到了预期成果。2.拓展有效过程,做到技能提升。微课程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基于一个问题,点点深入,层层推进。水到渠成,虽然耗时只有5分钟,但引发出的思考是无穷的、多元的。达到有的放矢的作用。3.解答疑惑惑,查漏补缺 这一过程帮助学生整理学习问题、点拨疑难、总结反思。这些微课均能让学生听到老师的详细分析讲解,解释学生心中的学习疑惑.4.主动学习、有益补充。微课资源非常适合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循序提高。推动学生移动学习发展,促进学生多元参与学习。
三、微课开发向专题化、团队化以及校本化发展  在思政教学中,一线教师可以清楚掌握学生的学习薄弱环节以及教学难点和重点。因此,要积极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到微课开发中,进而保证微课满足教学需求,真正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以及更加符合需求的微课视频。微课的功能是使用,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地学习。当前,虽然很多老师都制作了大量的微课视频,但是应用效率却较差。因此,教师要根据思政教学知识开展专题设计,实现微课资源共享。让微课程真正融入教师的日常教学中,由教师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四、教师要学会利用微课为学生跟踪服务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微视频作为载体,并将其巧妙地植入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各个环节,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乐于接受这一新教学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新知的欲望。由于微课时间相对较短,被称之为网络教学资源中的“一道快餐”,但从教学规律分析,不是所有内容的学习都适合。微课不能代替完整课程,更多的是辅助某一教学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微课”并非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只是一种模式创新。目前,班级思政课改革中存在滥用微课、挤占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借改革创新之名,损害了师生利益。须知教师需要走进课堂教学,与学生沟通,不能单靠制作微课教学,以免不接地气、脱离时代。因此,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微课无疑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它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同时,还提供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让思政微课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