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阿尔太巴登玛
[导读] 在少数民族,汉语言是重点教学内容,对训练学生汉语思维,提高整体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在少数民族,汉语言是重点教学内容,对训练学生汉语思维,提高整体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加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针对当前写作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的应对举措,为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实现全面提升提供重要的教学参考。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在少数民族教学领域,提升学生汉语写作能力的具体举措展开有效分析,得出相关的教学结论和经验,为促进教学深化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言;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写作课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是一门对汉字、词汇、语法、书写格式、标点符号等进行综合运用的语言实践课。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书面表达,不断纠正错误,逐步提高汉语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就目前新疆小学汉语的教学现状来看,语言环境的缺失是阻碍汉语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对于基层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中,学生与教师的相处时间非常多,但是,很少有教师利用这一优势为学生营造学习语言的环境。在实际教学中,太过于依赖教材知识,没有对汉语应用这一最重要的环节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着重听力、语法和阅读,轻写作的现象,即使专门开设写作课程也是在很有限的课时内写作知识的教授和写作技能的训练很难成系统,因此无法保证写作教学的质量,学生写作能力也很难提高。
二、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要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学生往往都需要教师的赏识,为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应在教学中欣赏学生,在教学中不应忽视对学生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教师认真地批改作文后把文章选出来登在班级宣传栏上,让其他学生浏览,从学生们写的文章中选几篇比较好的文章在班上范读,或可以选出更好的几篇文章进行作文比赛,或给校报投稿等等,以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二)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逐步引导学生练习写作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时,要逐步领导他们进行写作练习,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采取易于为少数民族学生所能接受的措施和方法来练习写作。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整合,然后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再将这些问题的回答连起来,做到“以句成篇”,当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稍有提高后,可以让他们进行看图写作的联系,教师选取一些易看懂且有意义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分析、从而形成一篇作文,还可以让学生对已学过的文章进行改写、缩写、仿写等。
(三)要丰富写作题材
        要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题材很重要,因此,让学生多观察和感受生活,可以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因为我们写作文,无论是写人、写事、还是描写景物,都是在写现实生活,都需要现实的生活情境、生活细节而这些生活情境和生活细节,是不能凭空捏造出来的,只能通过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才能获得的。只有与现实生活接触才能拥有更多的材料可以利用。
(四)采用恰当的方法
        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写作时常存在倾向于口语化表达的问题,汉语书面语在词汇、句法、语义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口语语的一些特征。

而书面词语作为其中的重要一项,一直是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中的一道障碍。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有必要关注口语词向书面语的转变,注重对书面语的积累,尽量避免口语化倾向的出现。
        具体而言,从词的长度来看,少数民族学生在词汇运用的选择方面常常趋于单音节词。
        例:一边听着那声音一边想着我生活中最黑(黑暗)的天空。
        那晚上我的父亲一秒也不敢睡,对他来说这个晚上是最长(漫长)的。
        还有一个就是用迂回表达的口语词组代替具体标准的书面词语。
        例:因为家里没(失去)了可依靠的人,所以我叔叔就主动地拿我来养去了(收养了我)。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学生习惯使用熟悉、简单并自认为妥当不易出错的词语,同时缺乏对同义词,近义词的积累。
        语言的表达和运用不是无源之水,积累一定数量的书面词语是扩大写作资源储备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在汉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实现从口语词向书面语的转换。这里笔者提出几种方法。
        阅读还是先要以课本为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阅读方法,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只有做到这四项,才能真正领会课文的内容,阅读效率逐渐提高有益的课外读物,通过读书扩大自己的汉语知识面。引导学生特别留意广播、电视中的所见所闻,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题材。
        应当注意的是,教师指定阅读材料时要谨慎,因为学生非常重视这些阅读作业。在读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要点和信息,就停下来,把好的句子、段落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名人名言抄下来。日积月累,这些点滴知识将成为重要材料。
(五)要多写多练
        “读十篇不如做一篇”,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熟练,即使题目很难,写起来也觉得容易:不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生疏,即使题目很容易,写起来也会很难。所以应重视“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的道理,经常进行认真的练习,这样才能摸索出写作的思路。另外,写作不要怕献丑,写出来后,应当让人家看看,看看哪些地方写的不好,才能进行修改。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容易出错,也能引起自己的注意,有利于不断改进。在多次训练的过程应当进行修改,这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论:写作能力训练是汉语能力专项训练项目之一。汉语教学中开展汉语写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习者汉语思维的能力和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少数民族学生用汉语写作时存在的问题很多,例如:词汇量有限,不会使用:语法不熟练;所学汉语知识不足以反映复杂的母语思维情况等。因此,学习要有个方法,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先了解对象,再从根本问题解决。重视学生的写作基础和能力,不断的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洪琴,傅亿芳,汉语写作[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5
[2]李贺宾,教学与研究[M].新疆:新疆教育出版社.20028
[3]胡欣,写作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