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分层教学与有效管理,帮助学生梦想成真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车永丰
[导读] 在实验班管理上,强调心态归零,做好三个准确定位,即准确定位班级,准确定位学生,准确定位自我。
        摘要  在实验班管理上,强调心态归零,做好三个准确定位,即准确定位班级,准确定位学生,准确定位自我。针对实验班“人才济济”的现象,从心态调整入手,用主题班会鼓舞斗志,用分层施教策略促进思维,用学法指导促进个性化发展,借助家校共育合力,推动学生最大化发展,最终赢得高考的胜利。
        关键词 分层教学  有效管理  学生发展
        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班主任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理念、优化思路与方法。班级管理中我尊重差异,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每一个学生搭建成长平台与发展的脚手架,推进按需教学与唤醒自我的管理理念。尤其是我担任实验班班主任,更是把这一理念落实到位,促进每一个学生由现有发展区——最近发展区——下一个发展区的转化迈进。通过我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我带领的班级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很多学生如愿以偿考进双一流大学。我的做法是:
        一、定位准确才能有的放矢
        笛福说过:“对于盲目的航船来说,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摆正位置对每一个学生很重要,知道自己的定位与理想坐标才能杨帆远航。所以,接手实验班,无论是对学生、班主任还是整个班级而言,都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求所有人要心态归零,一切从头开始,零点就是起点。
        1.准确定位班级——进入实验班,不是骄傲的资本而是奋斗的理由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是我给实验班的班训。实验班学生尽管大多品学兼优,但是他们心智发展还不成熟,虚荣心如果不能及时地纠正和引导,很容易陷入骄傲自满的情绪当中去。所以我反复强化进入实验班不是你骄傲的资本而是你奋斗的理由。同时,通过班会对学生进行正面引领,要有“清零”意识,每个人的优秀需要重新证明,而且要团结协作,聚合致赢,做到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
        2.准确定位学生----进入实验班,原来优秀的学生可能不再是佼佼者
        来实验班的学生都是各班级中的佼佼者。进入实验班以后,教学节奏的提速,授课内容的增多,尤其是级部学霸集中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压倒性优势,会让实验班的中下游学生感到力不从心,产生心理恐惧。面对这种情况,我引导学生淡化班级排名,更多地引导学生去比谁解决的问题最多,谁的学习最高效、谁进步多。对于部分成绩下滑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心态上、学法上的原因,让其重拾信心,永不服输。在水涨船高中推动共同繁荣,在不平衡发展中每个学生的发展。
        3.准确定位自我----担任实验班班主任,面对的是全新的问题
        实验班学生素质高,但他们思维活跃,个体意识较强,难于接受别人的观点,思想工作相对复杂;他们爱学习、基础好,但学习目标高远、家长期望大,导致心理压力大;他们接受能力强、反应快,知识面广,对任课教师要求趋于追求完美型。实验班多数家长比普通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在校表现,对学校和班级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作为班主任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好学生、老师、家长三者的关系,有计划、有策略地帮助学生处理好人生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问题。既让学生赶路,又让学生看路,还要让学生欣赏风景调适心情。
        二、班级稳定方能齐飞致远
        实验班实行的是“动态管理、自愿进出”原则,普通班同学连续两次考试进入年级前60名可以申请进入实验班,实验班同学如果不能适应实验班也可以申请进入普通班。在经过一个月的学习之后,让我感到棘手的是,要求转入普通班的学生达到5人以上。经过深入调查后,我认为不是他们的能力存在问题,也不是我们的教学模式有问题,而是他们的心态出现了问题,而且如果这种心态问题解决不好,到了普通班也同样无法应付高三的备考压力。

另外,如果实验班学生的流动性过大,不利于实验班班级整体的稳定,频繁的人员变动势必造成师生的不适应。
        1.认清高三复习特点,了解各阶段可能遇到的困难。初入实验班,面对困难,部分学生将原因归结为实验班复习进度快,课程内容难度大,总觉得转入普通班可能就不会有如此多的问题,我给他们讲解知识的习得过程,帮助他们形成正确归因,告知他们唤醒大脑中两年前的知识并非易事,尖子生也不例外。结合具体学科讲解如何厚积薄发。
        2.通过互助学习,让学生取长补短。班级管理我推进层级任务单、“层中层”的学习管理模式。最大化实现按需教学、分层教学。通过“知识胶囊”小微课播放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通过分层作业设置,推动学生高级思维发展。班级成立学科兴趣社团,让学生学科优势更加凸显。班级还根据学情针对“反向”学科成为“互助组”,如语文、数学学习“一长一短”的学生组成互助互研小组,生教生、生帮生取长补短,彼此站在容易理解的视角传授学法新得。
        3.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班级管理中加强沟通反馈,留言簿学生随时填写,问卷调查定期开展。对于班级共性的问题及时和任课教师沟通,通过调整复习进度,强化基础等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教师指导的方式,利用每天半小时的自由自习来解决。
        4.对学生推行唤醒管理,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针对学生的差异,班级管理没有大一统一刀切,积极实施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唤醒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意识。班级管理中没有扣分项,只有加分项,方方面面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亮点,激发潜能唤醒自我,学习不比名次比进步,比帮促贡献,纪律、卫生、体育采用网格化管理,小组间比对。根据学生个性与需求,休息时间、上课时间“大差异小统一”,有相同需要的合并同类项,如不能自律影响他人取消“特权”。时时让学生感受到自觉自律的重要性,时刻保持自我唤醒。
        三、家校沟通才能携手共赢
        家校共育的合力是学生发展的加速器。在家校的沟通、通向中影响学生、转促学生,让学生懂得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胜败。
        1.微信群里接龙报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
        节假日学生回家,如何进行有效监管,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成了学期初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采用了微信群接龙报时的方式。洗漱完毕开始休息的同学,家长在微信群报名,目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时间观念,改掉生活中拖拉的习惯,对在校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家校合作建立假期互助学习组,把“别人家的孩子”请回家
        高三寒假是学生高中阶段最后一个假期,无论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希望利用寒假的时间补弱促强,但是春节假期过后家长需要回到工作岗位,孩子们的自觉性不强,又没有了老师的监管,学习效果如何保证呢?寒假学习小组就这样应运而生了,我给每个学习小组建立了微信群,学习小组4-5人,按照家庭住址就近原则进行划分,考虑到孩子们聚在一起,学习纪律难以控制,每天需要一名家长值班。家长乐于接纳,与孩子共处中不是管而是用情感化学生。
        3.冲刺阶段定期在微信群里举办家长论坛,解决一些让家长感到挠头的问题
        在冲刺备考的最后100天里,不少学生回家之后开始加班加点,“过度”学习,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断向我求助,我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重点观察、“跟踪”,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微信群里开设一期论坛,让家长们畅所欲言,正确的我就点赞鼓励,错误的观点,我就牵引转向,并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我的观点,用实力与数据说话,那就是效率第一。回到班级当中,我又通过班会让同学们反思并意识到高考备考的冲刺阶段到底应该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来备考,如何劳逸结合,一张一弛,减负增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