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字词的训练与积累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谷小华
[导读] 本文基于此观点对小学语文高年级字词的教学方法做了一些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在小学教育中占据很大比重,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而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换句话说,学好语文的基础就是要掌握每个字词的意思,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文章的理解,还关系到学生的写作问题,以及影响其他学科的理解和学习。因此,本文基于此观点对小学语文高年级字词的教学方法做了一些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字词;训练;积累;措施
        引言
著名教育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学习语言,最重要的便是学习词汇。倘若一个人的词汇储备量十分有限,或者知道很多的词汇,却不知道该如何使用,那么他的语言能力一定不会提高。”由此可见,语文词汇知识的学习对于语文词汇教学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作用和决定性作用。新教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将提高学生的词汇储备量和词语运用能力作为日常教学基本目标,以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创新教学方式,加强识字教学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和能力,而忽略了识字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较为刻板,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不仅会给教师的教学增加难度,学生的学习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字词教学要结合当前的课改要求,不断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保证。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可以将他们的性格特点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起来,使字词教学更具趣味性。游戏也是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字词积累的训练逐渐加强。例如,在正式上课之前,为学生制作一些与所学字词相关的卡片,并在课上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以组为单位走到讲台上抽取卡片,指定另一位同学来读,读对一个积一分,获胜小组将获得教师颁发的小奖品。游戏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乐趣,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兴趣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提高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在激发兴趣方面,可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可以合理利用教材,选择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将课内与课外知识紧密联系,丰富自身课外知识量,也可以选择一定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选择阅读的活动,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主导作用,选择有效的形式,如让学生通过字典自学字词,激发学习意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改变依赖老师的习惯,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为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联系上下文教学
联系上下文教学法指的是学生在遇到生僻词语或者对所学词语的含义不甚明确时,可以根据词语在文中的位置,联系文本上下文内容,根据文章的主体大意,进一步推断出所学词语的含义。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不仅仅适用于课堂文本教学,在学生阅读课外文本时也十分奏效可行。例如,在学习《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时,文中提及到这样一句话“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句话中的“皎洁”一词换成“明亮”,并代入原句,联系文章的上下文去品读鉴赏“皎洁”与“明亮”二者之间的用词差别。很明显,用“皎洁”来形容月光,表现的是月光的颜色、亮度,还营造出月夜静谧的氛围。而如果用“明亮”则是纯粹地表现月光的亮度,其表达效果稍有欠缺。再如,在学习《夹竹桃》这篇课文时,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这句话中的“模糊”与“含糊”从词形上来看十分接近,但是二者含义有很大的差别。“模糊”指的是视觉上含混不清的效果;而“含糊”指的是一种马马虎虎、粗枝大叶的做事态度。二者在描述的对象、词性、用法等方面大相径庭。
       四、适当拓展教学,丰富课外字词储备
除了课本知识外,教师应注重帮助学生积累生字词。小学阶段的课余时间较多,课本中的字词学习数量有限,因此,教师应注重帮助学生积累字词。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课本中包含一部分课外字词,课外字词不需要学生书写和记忆,但是教师可以将词语列入教学计划中,适当布置一部分学习任务,教师也可让学生在作业中练习组词能力,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潜移默化记忆字词。课外阅读中的生字词也可以积累下来,摘抄在抄写本中。
       五、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应用能力
在实际的字词训练、积累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较弱,且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部分词语的含义又过于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能够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借助亲身体验有效加强对字词的理解。同时,在具体的生活环境当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当中能够处处留心,事事留意,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不断加强字词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识字等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结合相应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得学生能够联系实际生活或者其他经历过、体验过的事,不断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应用生字,帮助学生加强对字词的理解,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结束语
词汇是语文文本形成的基本元素,也是组织汉语言的基本元素。从小学时期,夯实学生的词汇学习基础,对于学生后期的文本阅读、口语交际、文本鉴赏等能力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和决定性作用。各个小学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基本学情,结合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制定出恰当可行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蔡卫枢.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儿童视角[J].教书育人,2019(34):54.
[2]申项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字词教学实践探索[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1-13.
[3]姜松梅,杨晓磊.小学语文词汇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