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特殊教育学校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李志勇
[导读] 语文这门基础学科早就渗入日常生活中,我们说的话就是一种语文学科的体现。
        摘要:语文这门基础学科早就渗入日常生活中,我们说的话就是一种语文学科的体现。语文包括了听说读写译这五个部分。它就是生活的百科全书。学会语文才会生活。语文培养的是生活的能力。所以语文这门学科尤为重要,不管是传统正常教育,还是特殊教育。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语文教学在特殊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并就此探讨符合特殊教育事业的语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特殊教育;语文重要性;教学方法
一、首先了解一下特殊教育
教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正常教育,一部分是特殊教育。而特殊教育就是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用一种通俗的语言来说:特殊教育就是旨在培养那些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正常人平等对待。
二、语文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性
1.特殊教育的语文教学可以促进特殊人群与社会融合
在普通的教育体系中,语文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当然在特殊教育中也是这样。本来这些特殊教育的孩子在接受事物的容易程度就比普通人低。所以学好语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去帮助他们学习一些沟通语言技巧,便于和正常人交流沟通。基本上特殊教育的孩子所面对的生活,就是家长的全权包办,其实家长们的心也累。他们能力有限,并不会凡事都亲力亲为,并不会频繁的参加社交活动。语文这门学科承包了他们大部分的生活,通过学习语文,他们可以获得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有助于他们走出内心封闭的世界,接纳更广阔的世界,并慢慢融入,更加的热爱生活。语文教育就是这些特殊教育孩子通向世界的桥梁纽带。
2.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具有启智功能
其实,在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的内容更加偏向实际化,并非单纯的文字性,书面性教学。不仅传授学生汉语言的写作技巧,文学知识等,更是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更好的與现代日常生活相适应。通过对语文的学习能够使这些特殊教育的孩子更加清楚的了解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含义,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一种意识。借此,激发特殊教育孩子的潜力,能够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力,找到正确的位置。
二、语文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现状
1.语文教材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特殊教育学校的存在,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基本能力,实际生活需要来制定教材,不同的特殊教育学校有着不同的教材,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材。所以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2.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因为特殊教育的孩子,在接受知识,事物的能力和普通孩子来说稍差,而且大家的基础白来就不同,理解水平比较低,记忆能力也稍差。

这就需要老师日复一日的重复讲,这样久而久之下去就会变得十分枯燥。
3.学生接受知识程度不同,加大教学难度。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每个孩子的起步不同,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就不同。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都兼顾到。所以一定程度加大教学难度。
三、特殊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方法
1.丰富教学手段
本来特殊教育的孩子在教起来就比较麻烦,所以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语文教学策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其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做游戏等方式从侧面加强学生的记忆,与多媒体等综合运用,提高学习效率。
2.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一个班级里学生学习程度差异大,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跟得上进度。针对那些接受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下空闲时间再去讲解。制定一个合理的语文教学方案,实现个体学习的同时兼顾教学进度的发展。
3.学以致用,走进生活
老师不能只是通过教学一味的传授书本知识,应该引导学生做一些实际操作。让学生走出课本,亲自动手实践,往往会留下更深的记忆。这样老师对于一个知识点就不用重复好多次,而导致内容单一,没有吸引力。稍微好一点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帮助能力稍微弱的学生,这样一举两得,既可以检验对知识的运用,又能帮助同学建立协作精神。
像那些听力视力有障碍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五大感官途径去感受生活,同现实生活相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鼓励式教学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属于他自己的闪光点。尽管这些学生在正常人力看来是怪咖,但是他们也有他们存在在这个世界的价值意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多采用鼓励的方式,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走出自卑的自我世界。鼓励这些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举一些名人的例子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霍金等等。用名人效应来激发他们自身的认同感,让他们能够愿意和人交流。同时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提出表扬,对于他们的错误地方也要委婉批评指出。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建立正确的三观,促进身心健康。
5.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本来这些特殊教育的学生,在精神,身体上都不同程度的遭受着命运带来的一次次打击。很容易就会在困难面前退缩自卑,往往不敢去尝试新鲜事物。这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去创造和谐温馨,欢乐愉快的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语文对于特殊教育的孩子来说十分重要,能够传授简单的语言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得同人们交流同现代社会相适应。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帮助这些孩子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鞠明岩.特殊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
[3]姜新生.个别化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