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工程现场管理的必要性和相应策略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期   作者:韩玉晶
[导读] 市政工程涵盖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城市供暖设施的建设、城市干道的维护和修建、城市供水系统的建设
         摘要:市政工程涵盖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城市供暖设施的建设、城市干道的维护和修建、城市供水系统的建设等,这些工程项目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人们目前对于市政工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市政工程的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与难度,这也意味着市政工程现场管理是一项复杂性较高的工作。本文首先对市政工程现场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相应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现场管理;策略
         1市政工程现场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1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为此,市政工程的质量是当下最需要关注的话题,市政工程现场管理工作要真正地落到实处。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中所有施工环节成果的展示,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的整体质量。一套全面的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提升市政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还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全面落实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使市政施工企业得到发展。
         1.2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
         加强市政工程的现场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市政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增长,给企业创造了更多经济收益。现阶段,我国市政工程在现场施工中的存在众多问题,例如,现场管理不到位、缺乏现场管理意识、现场材料大量堆积等给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制约着施工企业的发展。施工人员长期在这种环境下施工,不仅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无法确保,而且无法实现企的长远目标。为此,市政工程企业要取得经济效益的增长,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从而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目标。
         2市政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现状
         2.1质量管理观念认知不足
         质量管理观念对于工程的管理与安全控制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需要制定详细的制度标准,由此改善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质量。现实情况下的工程项目在安全建设的观念认知上存在着一定不足,比如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没有得到准确实施、安全防护制度没有进一步完善等。对于工程的安全工作以及施工质量、进程而言,具有不可控因素,加大了工程进程的不稳定性。
         2.2施工流程缺乏制度管理
         市政工程的施工流程往往是施工管理出现异常以及变动的高发阶段,此阶段中,工程的施工设备、施工人员与建设项目都处在运动的状态。若其运动因素在工程的整体环境下出现异常(机械故障、人员违法施工),并且缺乏完善制度进行监督、反馈以及补救等措施,将影响整体工程的实施进程以及建设质量。而实际的工程建设上,部分工程团队的制度管理存在一定缺陷,比如缺乏施工机械的运行管理、安全施工的指导、工程进程的监督以及工期保障的制度建设等,容易影响工程的安全质量、施工进程以及工程创新等方面的提高,需要通过科学的流程管理、监督以及指导制度的建立来提高整体的工程质量。
         2.3文明施工的观念与方法缺失
         文明施工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城市运行的协调性上,比如在工程的进行过程中需要维持交通的正常运行、施工流程的噪音以及工程废弃物的处理工作上需要符合城市噪音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法律。实际的市政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为赶工期而加大施工设备的运行功率,以及忽视工程废弃物的处理工作,导致施工流程的噪音过大,形成噪声污染,以及相关废弃物的环境污染等。
         3市政工程现场管理的内容以及相关策略
         3.1现场协调
         现场管理工作人员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于使各方的需要获得满足,提供组织支撑,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

由于工程量较大,在完成设计之后,往往会对工程进行分包处理,将工程分成若干个部分,并由一家企业的多个施工队伍或者多家企业共同完成,在分配工程量的过程中,往往会牵扯到利益方面的问题,施工过程中分包的工程量多,往往会在工程细节上产生纠纷,这个时候现场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对市政工程的任务以及相关的责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合理分配各方之间的利益,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保证。
         3.2技术要求
         虽然现场管理人员不是施工人员,不需要进行具体的施工作业,但应当掌握一定的施工技术,了解施工图纸、流程以及具体的安全规范。这里以现场协调进行举例,现场管理人员只有熟悉施工图纸的具体内容,才能对工程量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在现场出现纠纷的时候,能够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此外,在对施工技术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能够对现场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协调,为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施工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3.3处理材料
         对于使用现场管理人员而言,处理原材料是一项复杂性较高的工作。从材料的采购到进入施工现场,验收材料以及生产供应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需要现场管理人具备材料、物流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能和监测站以及检测单位之间保持密切的沟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原材料供应不足或者积压的问题,甚至会对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施工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此外,现场管理人员还要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检查供货商的经销资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后,要报告质检单位逐项进行抽样检测,并结合施工图纸对施工材料进行正确的摆放,对材料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存档。
         3.4现场施工控制
         市政工程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将工期缩到最短。在施工之前,要完成施工方案的设计,确保方案的科学完善。现场管理人员要熟悉施工的具体流程,在施工开始之后,要合理配置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电力以及用水。由于市政建设的工程量较大,因此必须提前做好这些工作的规划,现场管理任务在于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保证,而不是临时起意进行随意的修改。
         3.5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工程上的所有细节都是由人工完成的,抓好人员管理工作,能够为工程建设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通过实施奖罚制度来提升人员管理的成效。首先,应构建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其中要包含技术方面的人才,这样在工程建设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能提出专业的意见。此外,还应对施工流程以及管理条例进行不断的完善,保证施工与管理有章可循。在正式上岗前,施工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教育,掌握专业的施工程序以及施工技术,这不仅是效率的需要,更是安全的要求。最后,还应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于工作踏实认真的施工人员应进行适当的奖励,而对于施工操作不规范以及工作懈怠的施工人员,应进行一定的惩罚,同时还要确保责任可以追究到个人,以此方式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有序开展。
         3.6成本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对施工合同、投标文件以及清单报价表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施工方案,从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节约成本、缩减工期的目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市政工程的工作过程中,施工现场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工程施工材料的合理分配,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为更好地完成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莉.关于市政工程现场管理的必要性和相应的策略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9):2511.
         [2]刘惊伟.关于如何加强市政桥梁工程中的质量管理探讨[J].名城绘,2018(2):530-530.
         [3]朱唯慰.试析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394(20):265-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