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吕世斌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期   作者:吕世斌
[导读] 水利是发展民生的重要条件,我国水利工程历史悠久,

       摘 要:水利是发展民生的重要条件,我国水利工程历史悠久,比较重视信息收集以及整理等,进一步衍生出信息产业链。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提供了水环境、旱情、汛情以及水利工程等准确的水利信息,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基础。我们都知道,水利工程具有复杂性,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各个行业必须密切配合,并提供相关的信息,从而夯实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通过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以及气象等信息,能够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水利管理;应用
1 水利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在改革开放以后,提高了对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我国的水利建设制度不断完善,同时对建设方面也进一步明确。现如今,我国的治水观念也逐渐转变,提出了诸多治水方案,水资源循环利用是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传统水利建设不断改革和创新,充分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这个背景下,为了发展社会的经济,就必须大力发展信息化水利工程,从而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改变以往的治水观念,提供思想支持,加快了信息化水利建设的步伐。
2 水利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探究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所在地形地貌状况复杂,地理位置不同,其相应的地质结构也就存在一定差异。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缩短测绘探测时间,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合理,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主要是基于如下必要性:第一,相较于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而言,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时,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数据。第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因为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外界环境的干扰,依托信息技术设备的有效支撑,就能随时为施工人员提供有效辅助,使水利工程施工速度明显加快。第三,正是因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导致水利工程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也有显著改善,大大减小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第四,在过去,都是安排专人负责水利工程管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比如说,管理人员自身技能水平、主观性以及职业道德素养,都会直接影响施工管理效果,无法保证水利工程管理精确有效。而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外界因素对水利工程管理产生的不利影响。
3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
3.1 CAD辅助技术
         CAD技术具有非常强的绘图功能,而且能够对基础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并提供便捷路径使数据信息可视化水平提升。正是基于如此强大的功能,才使得CAD技术在水利工程制图以及优化设计等方面得以有效地应用。CAD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处理采集的信息数据,绘制平面图以及提高其可视化程度,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决策做出提供参考。其中,AutoLISP以及VisualLISP和VBA等,为设计提供了最高级语言编程技术条件,其嵌套于CAD内部。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其设计结构非常的相似,而且内部结构也非常的复杂,在设计过程中尤其是制图时难度较大,此时根据比例要求将所需尺寸编入程序之中,通过参数绘制图。
3.2 CAD绘图技术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中,绘图管理是重点。传统模式下的手工绘图操作难度较大,工作人员手中需经常拿着不同类型和尺寸的工具,比如直尺以及三角尺等,不停更换和应用各种工具,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修改难度较大,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重新开始。CAD中有标准统一的字体库以及线型库,绘制的图纸非常整洁。若绘制图纸时出现了错误,则采用CAD软件UNDO功能即可解决问题。CAD软件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图纸绘制时,可以确保图面的整洁性以及清晰度。


3.3 数据库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其核心在于对庞大而又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管理技术包括三个阶段,即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管理以及数据库系统管理。目前来看,数据库技术逐渐发展成对象型数据库技术,一方面吸收了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核心部分,另一方面还吸收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从而使数据信息分析以及处理工作更加简便可靠。以后对存储数据库分类、改正以及编写和查阅时,基于数据库施工管理系统即可快速而又简便地将其查找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同时,还可构建数据库系统,不仅可以使大量的数据信息存储、编辑以及改正变得更加的简便,而且还可以提供平台,使各项资源都能够得以共享。
3.4 网络通信技术
         在确保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信息客观可靠的基础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信息数据高速传播,能够有效发挥其技术支撑作用。网络通信技术可连接地域范围内的各类水利工程项目,这有利于确保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对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同时,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信息传输量,并且对信息数据进行校对,继而实现传输水利数据、图像以及三维模型等相关资源的交互利用。
3.5 地理信息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获取三维空间图,及时对地理情况以及动态信息进行及时了解和把握,在获取相关信息的同时对模式分析技术进行有效利用,合理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手段和空间数据信息。现阶段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其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其中优点是可对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不仅是国内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和方法,而且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6 GPS定位技术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数据信息采集处理工作较为复杂,基本上占据了大部分的管理资源,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为此,笔者建议采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比如GPS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基于GPS技术建立管控网络系统,并且将水利工程项目纳入其中,无论何时都可以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详细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并且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GPS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无论环境或者天气情况如何,都不会受到影响;第二,GPS技术具有精确度高等特点,可以准确获得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材料和信息数据。从实践来看,这些测量信息数据可在现场准确测得;第三,GPS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数据测量的自动化程度。一旦遇到突发性的问题可以快速做出反应,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GPS技术在当前水利工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可以简化监测过程,布设适量的监测点即可准确接受信息数据,并且自动对监测数据进行结算。
3.7 数字扫描技术
         数字扫描技术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对水利工程施工数据进行汇总的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技术对现有施工数据信息进行扫描,将汇总数据统一输入到主处理系统当中,对信息进行集中处理,该应用技术最大的使用优势就是可以提高数据信息采集的完整度,并且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找寻施工环节的衔接点,有效提升水利工程操作过程的施工水平。
结束语
         实施信息技术,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规范性,且管理效果明显提升,具有缩短建设时间的作用。实施水利信息化技术是发展社会经济的必要条件,同时对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巨峰.新时期景电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成效与发展方向[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2):69-70+77.
[2]章广腾.水利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与实际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